1成不了陈寅恪,最好不要学他
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在被聘入清华引起很多争议,因为他没有博士学位。
陈寅恪很有学问,他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哈佛大学求学,通晓包括英、法、德、俄、西班牙、日、蒙、阿拉伯、梵、巴利、突厥、波斯、匈牙利、满、藏、希伯来、拉丁、希腊、回鹘、吐火罗、西夏、朝鲜、印地、暹罗等20余种语言。
但没有博士学位这一点,却让他进入清华大学任教备受争议。有人问,“您在海外留学十几年,为何不读个博士学位呢?”他回答:“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俞大维感叹:“他的想法是对的,所以是大学问家。我在哈佛得了博士学位,但我的学问不如他。”
在我而言,当然认为陈寅恪的做法是对的: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被规定的研究学习上,实在不划算。但我也一直坚持认为:“不是所有人都是陈寅恪!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陈寅恪!”
社会认可有名校、博士学位光环的人,你只得去读。慧眼识金的人,太少太少。认可光环的人,太多太多。而更重要的是,你或许并无法像陈寅恪那样,用这样的学问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你觉得你是“金”,给个理由先?
如果你能陈寅恪那样N种语言,超牛学识,当然没问题。可有这种水平,考上名校,读个博士都是分分钟的事。也就是说,同样是光环,陈寅恪这个光环要比名校博士难得多得多。与其冒这么大风险成为陈寅恪,为何不读个名校、博士呢?
2千篇一律的优秀VS独一无二的平庸
在如今的教育体制下,除了少数偏才,大多数优秀的人才都极具相似性。他们名校毕业,绩点优良,谈吐自信,学习能力超强……他们大多数都是高考中杀出来的杰出者,有着类似的成长轨道。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千篇一律的优秀”,读名校,进名企,是大多数优秀人才共同之路。因为“千篇一律”,所以“省时省力”。而剑走偏锋,不走寻常路,野蛮生长的那些人,死去一大片,也能捧出几个杰出的佼佼者。
但很多时候,这种佼佼者与时运,与伯乐的关联极大,不可复制。例如,如果周文王没有发现姜太公,他一辈子只能垂钓到死。
七十二岁仍然一事无成的姜子牙,可以说是“平庸”之极,但他的平庸是独一无二的“平庸”。他从事各种贱役,与那些按寻常路数,平步青云的人不可同日而语。但他却始终勤奋刻苦的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治国安邦……终于在机会来临之际,一举腾飞。
和没有博士学位的陈寅恪一样,这种独一无二的“平庸”显然要胜过大多数“千篇一律”的优秀,但“千篇一律”的优秀最为稳妥,它始终会保障你有一个中上水平的竞争力。
在如今的教育体制下,孩子被规定了学习方向。有很多人,未来是千篇一律,如出一辙的优秀,也有一些人,放纵自我,独一无二的成长。对比起来,前者的风险更小,成功几率更高。因此,它是适合大多数人的选择。
3最怕的,是千篇一律的平庸!
最值得惧怕的是,追求“千篇一律”的优秀,却最终堕入“千篇一律”的平庸。没有享受到“千篇一律”成系统的上升途径,也失去了“独一无二”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形象的说,在高考中取胜,进入名校,自然是“千篇一律”的优秀,而选择辍学,自主创业,或追逐兴趣等,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平庸。前者光明可期,后者九死不悔。而高考考进很一般的学校,又没有自己持之以恒的兴趣或事业,则会最终沦为“千篇一律”的平庸。
既然选择了“千篇一律”,就必须追求优秀,问鼎巅峰!否则在如今本科成标配,非985/211不要的游戏规则中,根本难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