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数据时代东风,结合实体落地
首先谈谈人工智能,早在18世纪,“人工智能”便已经进入概念性的启蒙阶段,经过几百年的沉淀和发展,终于在近几年崭露头角,基于万物互联的新格局下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
若称2016年为AI的技术发展元年,则2017年就可以算作它的应用元年。据科学调查,到2018年,中国的人工智能市场份额将达到180万亿美元;到2045年,全世界将会有一半的工作由人工智能体系完成,在中国,这个数据将达到77%。今年的两会中,“人工智能”开始正式被提出,这也就意味着,“人工智能”行业开始正式进入顶层设计的视野之中,届时一旦拥有了完整的产业支柱,它必将会重塑整个社会的行业模式。
“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可以细化拆分为“人工”和“智能”两个概念,它其实是一直存在的,但却并没有实际落地,这就相当于一个拥有着极强智慧但却不会分析问题的人,没有实际意义。但借着数据时代的东风,它便有了新的切入契机——结合实体经济,共享数据模式。
“大数据”领域成为AI的天然孵化场
总体来说,AI的模式很简单,需要三个方面的资源:算法资源、计算资源和大数据资源,即用一定的算法模式,基于不同的计算模型进行大数据的分析和汇总。在国外,人工智能的发展落地趋势很显著,比如软件领域,google doc在悄无声息中推出风格适配模式,在你输入一定数量的文字之后,它就会为你提供一种或者几种不同的排版风格,它就是基于用户数据进行开展算法,进而创造出个性化的服务,同样的在出行、金融和医疗领域均有极大的应用。
同样,在中国内陆市场AI的应用也及其广范,个人医疗健康APP正在逐步开展,它通过对用户的心率、食宿以及部分行为数据的汇总,为用户提供最为具体详细的个性化方案,很明显,它对于传统医疗行业的利益链进行了重新的分配或者说是阻截,所以距离实际落地目测还相差甚远。
电商巨头布局AI市场 落地寻求新发展
在中国市场,谈及AI,就不得不提电商巨头们,早在2016年,BAT就分别在人工智能方面进行了长远的投资,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同年,京东成立了X事业部,专供智能化物流,旨在完成最后一公里的任务。进入2017年,各大巨头更是动作频频,京东成立了Y事业部,全面打造京东的智能商业体模式,以四个优良的智能机器人——语音智能机器人、服务分析智能机器人、物流智能以及市场分析智能机器人进行全面智能体系的建设,所图甚大;前微软副总裁陆奇正式入职百度,手握重权,充分代表职能部门的研发新方向,目标更是直指人工智能。同时,今年由百度领衔的深科技国家智能研究室也正式成立,意味着顶层设计也正是进入正轨。
阿里的新零售、京东的智能商业体都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新模式,之所以O2O模式需要改变,就是因为人工智能需要数据,而数据仅仅靠线上的覆盖面是完全不够的,所以需要到线下寻找数据,进行整合。据统计,全世界每天产生的数据是130万亿字节,其中大部分是由线下产生并进行传递。由此可见,电商巨头们已经敏锐地布局于人工智能市场,更是对蛋糕的分配跃跃欲试。
人工智能之于新崛起市场——SaaS领域的极大潜力
之所以谈及SaaS领域,而不去聊医疗、金融和汽车等人工智能落地显著的行业,是因为SaaS领域在中国与AI的匹配指数高的吓人,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HR的工作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数据在手,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于市场的预测以及整个行业的分析便都不是难事,作为公司CEO的战略合伙人,HR的工作将越来越倾向于主动前瞻性和战略性发展方向。而对于HR之前的那部分工作,在接下来的阶段,便由SaaS领域来搞定。阿里钉钉的异军突起,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震撼,因为人们终于意识到,存在这样一个企业管理软件可以让公司的管理更加方面、模式更加精简、组织更为有效,人才的利用更加完备,对于,中国SaaS领域也仅仅是如此。
远在美国的Glint的公司同样也是这个领域的深耕者,它除了为企业提供类似钉钉更为具体的公司管理模式之外,还增加了一些功能:比如,它可以通过公司员工在平台上的数据分析员工的期望值以及愿景是否与公司的战略目标一致,还可以分析出员工的个人喜好,试想一下,这样的AI应用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公司可以根据这项数据的分析,进行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塑造以及人才的合理安置,甚至可以基于这个平台进行数据上传后预测接下来公司的市场份额变化,进行战略制定,就像一架奔跑的马车,沿途将徒步旅行的人全部拉上,高速前行。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讲都是意义重大。
弯道超车,中国互联网浪潮的下一波红利期
尽管,中国现在在深科技领域方面弯道超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AI的实地转化和人才储备还远远落后,2017年将会是AI的应用元年。就像李彦宏说的那样,“谁在应用上率先落地,谁就会掌握先机。”
AI,作为互联网浪潮的下一波红利,中国市场必将会重新洗牌,增强落地转化,跟紧时代,才会尝到红利的甜头;否则,倾覆不过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