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夏天,我看了一个不太一样的战争片。因为在我们的刻板印象里,战争片大多有一个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幸存者,他有着英雄般的品格,也有着英雄般的素质,还有这英雄般的经历,然而在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这部《敦刻尔克》中,什么都没发生。但这并不能阻止诺兰封神的脚步,因为即使在今天的IMDB上,《敦刻尔克》依然有着8.0的高分。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撤退”的故事,这个故事对应的则是二战史上最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当时的盟军被德军逼到绝境,却得以在逆境中重生,使得三十三万人撤退成功,成就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对于二战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因此,对于这部电影来说,我们近乎看不到诺兰式的叙事风格,也没有那么多一环扣一环的故事情节,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从历史当中积淀出的厚重感。而不幸的是,这份厚重感会差不多全程伴随着你。把你一起代入那个压抑,恐慌,对生渴望却又对死麻木的环境当中。
影片以三个不同的时空维度为观众讲述这个故事。
第一个视角是以陆战兵汤米来讲述的,镜头在这里的切换力求平稳,朴实无华。好像它并不是为了向我们讲述什么,而是为了向我们展现什么,摄像机在这一刻和我们一样只是一个见证者,枪杀和炮轰,似乎这些事情只是这样顺其自然的发生了而已。于是我们透过被炮弹轰飞的沙土看到那一张张麻木的脸上,乌黑的瞳孔中唯一的那一点亮光闪烁着两个大字:回家。
第二个视角是以掩护撤退的空军法瑞尔来讲述的,镜头在这里的变化是运动着的,导致画面会有一些不舒服的抖动和旋转。这种画面上的动态带来的是内心上的不安,我们可以透过整幅荧幕感受到法瑞尔势单力薄却仍旧一直狙击德国空军的愤怒,恐慌,和孤勇。直到最后他不得不迫降在了德军的领域,没有善终。镜头才终于又以一个诉说者的姿态,向我们讲述了这位空军最后的一刻。这一刻,英雄落幕,宛如《亮剑》当中喊着“骑兵连!进攻”的那位连长。
第三个视角是以冒险来接盟军撤退的普通人道森先生来讲述的,镜头在这里的是来回切换的,一方面要交待岸上的紧急,另一方面又在展示着上空交战的激烈。于是道森先生就是在这样两幕水乳交融的场景中,带着自己的小儿子开着自己家的游艇从海峡的那一岸全速驶来。他是千千万收到求助信号前来营救的平民的缩影。这似乎正命中了《敦刻尔克》国内的宣传标语:当四十万人无法回家,家为你而来。
于是这个著名的大撤退,就这样简单的被三个视角给分割成了三段平行的故事。甚至全片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半个德国人。那些以命相搏的敌人,在这场平民对于士兵的救援中,从来不是值得叫好的卖点。
因此在给朋友推荐的时候,我说《敦刻尔克》可能是我看过最差劲的一部战争片,因为它没有炮火对轰的战争场面,也没有敌我双方的殊死搏斗,作为交战的一方,汤米他们全程在逃跑,这部电影没有诞生英雄。但同时,《敦刻尔克》也可能是我看过最好的一部战争片,因为在真正的战争面前,每一个人都是渺小的存在,但每一个渺小的个体都不容被忽视。
是的,这部战争片并没有宏扬英雄理念,诺兰这样恶趣味的吊着影片中小人物们的命运,想讨论的只是当士兵不再是战争的工具或是牺牲品时,当士兵成为士兵本身,他们只是他们自己。就像电影最后表现的那样。他们回家了。
他们只是想回家而已。以一个独立的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