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1日下午,光大银行五一路支行会议室,正在进行光大银行VIP国学讲座第十讲《中华亚圣——孟子》(上)。
主讲赵老师简单回顾了前面九讲的内容,从世界文明到中华文化,从汉字到《大学》、《中庸》,从《论语》来到《孟子》。
今天,数字化、网络化带来的“信息爆炸”看似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其实呢,五千年的文化化作无形,在影响着我们。
我们这样的学习,是在提升觉知而已。
赵老师举了一个例子。
我们过去的牛车,吱吱呀呀,慢慢悠悠;我们今天的高铁快速便捷了。这一代人,还坐过、见过、知道牛车,下一代、再下一代人,至少要知道吧。
赵老师从孟子的生平,讲到孟母三迁、孟母劝学,讲到孟子哲学思想的理论根据——“性善论”。
《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性善?性恶?
关于人性的善恶,赵老师列举了许多大家的观点。
台湾大学傅佩荣教授认为,《孟子》的观点是,人性向善。
南宋朱熹的观点是:人之初,性本善。
明王阳明发展出:良知学说。
荀子的观点是:性恶论。
赵老师自己的观点是:人性出生时有“定”数,有的人是善的,有的人是恶的,有的人无善无恶;后天的环境、教育可以影响人性,不能改变。(我根据老师的讲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
我的观点是:一个人初生时,有善的底色,也有恶的成分,不同的人可能比例不一样;后天的成长和教育是扬善化恶的。
你呢?你认为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
讲座从人性讲到“仁”,讲到“仁政”、“仁即人心”,讲到“天道难违”、“顺势而为”,讲到“有教无类”、“易子而教”~
还有更多精彩内容,将会在本周日继续。
我们作为人,除了物质层面的衣食住行需求外,还有精神方面的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是精神层面的满足感。
学习、总结前人的经验,可以指导当代和后世的生活。
本期光大银行VIP客户国学讲座公益进行中,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关注、参与、转发、传播!
内容:第十一讲:中华亚圣——孟子 (下)
适合人群:对国学感兴趣的朋友
时间:2018年3月18日(周日)下午
2:40~4:50
地点:光大银行五一路支行二楼
主讲嘉宾:赵宇暹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