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雷明和乔治.迪金森合著的《温暖消逝》以及欧文.亚隆的著作《直视骄阳》,都深入探讨了一个话题:死亡。
不得不说,死亡一直是现代东方社会讳莫如深的一个话题。要像两本书中都谈到的,在青少年中普遍开展正确的死亡观教育,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成真。因此求人不如求己,我把自己对于死亡的思考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有机会也能和自己的孩子进行一下交流。
第一个角度是自己如何面对死亡。
人生就是一列以死亡为终点站的列车,你不知道何时会下车,不过你知道总会有那么一天,是你抵达终点站的日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你已经在这趟单程的列车上了。这是生命注定的规则,没有人能回头,也没有人能再来一次。
既然规则是如此的公平,那为什么还会存在诸如死亡焦虑这样的心理问题呢?运用一下算数中的合并同类项规则,就会发现,差异不在死亡这个同类项上。
古话说“人死如灯灭”,我们无法探知死后的世界,只能去聚焦活着的时光。无论是否定死亡,还是故意放大死亡的恐惧渲染,其实都对已死的人没有任何作用,只会影响活着的人的想法。
所以,所谓的如何面对死亡是一个伪命题,死亡才不管你会怎么面对它,它总会来,不会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真正的命题应该是:如何面对死亡之前这段活着的时光,才对。
回答一道题目,最难的就是解读题意,当真正的目标明确以后,如何解题就显而易见了。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死亡之前还活着的时光呢?答案很明显,也很简单:活在当下,珍惜当下,多做有意义的事,减少人生遗憾。
所谓死亡焦虑,无非是怕死而已。而怕死,恰恰是因为没有好好活过。活着的时候浑浑噩噩,庸庸碌碌,突然发现自己的车快到站了,这才担心起来,其实无非是后悔自己以前的光阴虚度了而已。
然而知易行难,要知道所谓的“活在当下,做有意义的事”,有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标准,旁人根本无法致喙。同样,当你陷入死亡焦虑的时候,旁人也很难给你实质性的帮助。
在讨论拖延终结症时,我提出了拖延的核心原因是无法保持价值观稳定的概念。在讨论死亡焦虑时,这个概念同样适用。如果你从踏上人生旅程的列车伊始,就明确了什么是有意义的事,并在旅途中保持稳定不变,那么当你的列车到达终点站时,你应该不会有多少遗憾吧,那时,所谓的死亡焦虑,应该就和你不沾边了。
当然,要保持价值观和人生观恒定不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非圣人难以做到。但只要我们把三观形成的过程当成是人生必由之路,并在三观成型后能坚守底限,就算是最大限度靠近圣人之行了吧。
所以,能坚守本心,活在当下,就能直面死亡,向死而生。
第二个角度是如何面对他人的死亡。
当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离你而去时,造成的心理冲击,旁人是无法想象的。
正如面对自己死亡时要活在当下一样,消化他人死亡的影响,也得靠活在当下。
在活着的时候,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多交往,多沟通,多共同经历一些有意义的事。当双方天人永隔时,就会有更多珍贵的回忆保留下来。正所谓温暖消逝,回忆长存。这些记忆的片段,将会帮助你摆脱悲伤,更加坚定地迈向自己人生的目标。
人是社会性动物,最需要交流,最害怕孤独。虽然交流难免摩擦,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用冷漠去惩罚他人,也惩罚自己。怀着一颗包容的心,善待他人,珍惜在一起的缘分。那么当他人下车的那一刻,你就会少一些遗憾和悲伤吧。
死亡,是一个无法逃避的结局,但我们可以用之来激励自己,珍惜当下的每一刻,活出精彩,活出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追求结果的过程。
让我们珍惜人生旅途上的每一道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