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唐代诗人岑参曾在《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中这样描写沙漠绝域的荒凉,在荒寒绝域的戈壁沙漠,连鸟都不愿飞过;平沙茫茫,沙丘重重,即使梦中也因路远难通而不愿想到家乡。而就是在这样穷荒绝漠的戈壁滩深处驻扎着一支英勇顽强的铁军队伍,他们来自中建六局铁路公司。
从嘉峪关出发,在坑洼不平的土石路颠簸上六七个小时,这才在戈壁滩远处看见那荒漠中的一点“中建蓝”,中建六局额哈铁路项目部就驻扎在这里。这里,路就是脚下的荒漠,景就是远处的驼铃。这里无水、无电、无网、无通讯、无人烟,这里只有风,只有伴随风狂舞的漫天黄沙。这里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方圆百里全是荒漠戈壁,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沙漠气候,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在40mm以下,自然景观多为荒漠戈壁,自然之物只有少量的沙生植物。也因为地处西北内陆,受纬度和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这里常年为信风吹刮的区域,一年有260天刮着7级以上的大风,因此形成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温差大,风沙多的气候特点。
身浴风沙建驻地
额哈铁路项目部修建在离黑鹰山镇20多公里处的一片平坦的戈壁滩中,从远处眺望,那一抹“中建蓝”平稳的屹立在戈壁滩的风沙中,走近项目部,第一眼便能望见那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和威严矗立在庭院中央的中建旗帜,在狂风的撕扯下哗哗作响。蓝色是中建人最喜欢的颜色,他们称之为“梦之蓝”,就连项目部的彩钢房都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项目部的办公室和员工宿舍都是彩钢房搭建的,这种彩钢房以一种轻型的槽钢为骨架,以夹芯板为墙板材料,采用螺栓和焊接组装而成。我公司各项目中广泛应用这种标准化的临时房屋,这种材质的房屋在建筑工地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组装和拆卸,大大减少了施工成本,节省了施工时间,既环保节能又快捷高效。
额哈铁路项目部地处在戈壁深处,这里受温带大陆性沙漠气候影响,风沙大,因此在这样的风沙环境中修建房屋时着重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抵抗风沙天气,如何使这种轻便的彩钢房能够抵挡住大漠的风沙,这让初到戈壁的额哈项目团队费尽心思。公司副总经理兼额哈项目经理李河玉带领着额哈施工团队在戈壁深处选取了一片较为宽广的沙地,这里相对来说风沙较小,地势平坦,适合修建项目部。
为了抵抗戈壁滩常年的大风天气,保证项目人员办公和住宿安全,施工人员在修建彩钢房是严格按照标准搭建。戈壁滩的地基以砂石为主,质地松软,施工队首先要夯实地基,平整地面,在此基础上搭好槽钢骨架,拼装完夹芯板一座彩钢房就大致成型了。为了使房屋更加牢固,彩钢房房顶和水泥地用钢丝绳牵拉,底部采用水泥浇筑进行加固。
齐心协力迎挑战
刚刚进场的时候项目领导带领先头部队入驻工地,开始在茫茫戈壁滩修便道、找水源、盖临建,为后续部队的到达做准备。戈壁滩的强风如“家常便饭”般,每天都要与我们会面几次。晚上许多同事都是和衣而睡,怕房子被风扯了,好来得及躲避。狂风有时会持续几天,宿舍的到处飞舞着沙尘,被子和床单上落满了沙土,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我们额哈铁军就是要“战戈壁斗风沙保工期”。
起初进场时额哈项目分为三个工区,随着工程进度的不断开展,施工任务加重,为了保证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项目部将施工团队扩展为五个工区,按标段分化施工任务。就是在这样狂风肆虐的风沙中发生过一些惊心动魄的小插曲。2014年11月,一工区施工队的帐篷在戈壁夜间的狂风中被掀翻在地,事故发生在夜间2点多钟,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当晚工区负责人为施工队人员安排了临时住宿并发动工区人员为他们重新搭建了房屋。2015年5月下旬,二工区拌合站的员工宿舍终究抵挡不了戈壁狂风的袭卷,被无情的吹翻在戈壁滩上,幸运的是事故发生在白天员工们都在户外作业,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项目部领导得知此事后迅速安排人员为其重新修建了宿舍房屋。
戈壁滩无情的狂风不断地给额哈项目的“铁军”制造着麻烦,但是这支英勇的队伍从不向困难低头,他们不断克服着重重困难,不断挑战着施工极限,攻坚克难中展现着六局铁路人的铁军雄风,穷荒绝漠中发扬着六局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铁军精神”。
艰苦奋斗结硕果
项目初期,在项目部领导的组织协调下紧张的完成项目部及各工区的临建后,就正式掀开了额哈线大干的帷幕。额哈线路基土石方是主要工程量,900多万土石方挖填量,几乎占整个标段造价的80%,在项目部领导的开会商议下决定先攻克土石方这个大头。随即项目部组织协调全线八个路基队,大量的组织机械进场,到九月初期,整个标段120多公里随处可见挖机、自卸车、推土机、平地机等大型施工机械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土方填筑作业,三个工区每天的土方填筑量都是上万方。用我们项目经理的话说,就是睡一觉醒来再去工地看,就是一个新模样、大变化。看着路基一天比一天填的高,就好比大都市的高楼拔地而起的感觉,两个月的功夫在广袤的戈壁滩筑起了一条威武的“铁路长城”。这样的速度在外人眼里被传为一段不可思议的佳话,而我们参与额哈二标建设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谱写这段佳话最好的舞者。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有着飞一般的“深圳速度” ,而我们中建六局的额哈项目一样有着辉煌的“戈壁速度”。
进入2014年10月下旬,中建六局铁路公司额哈铁路二标施工区段气温已下降至零下10度,之后气温持续走低。低温严寒带来的铁路施工困难和工期紧、任务重的矛盾给项目部带来严峻的考验。为确保完成年度施工计划,项目部领导班子集体商讨并果断决策,优化配置,及时制定下达冬季施工方案。项目部调集施工队二十余支,施工人员近两千余人;投入工程机械设备近六百台,配备冬施取暖锅炉8个。
在戈壁荒滩,在额哈项目部施工沿线,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项目部合理安排工序,实行现场轮流作业,每个环节衔接有序,做到人停机不闲。项目部、工区对冬季施工制定了专项施工防护措施,将责任分解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在混凝土浇筑工序采取保温膜密封、棉被包裹保温、篷布覆盖等方式,在拌合站、预制场采用蒸汽锅炉带动暖气加温或用火炉升温的方式,确保施工生产温度保持在要求范围内。一线施工人员不惧严寒,24小时“两班倒”,坚守施工现场。
2015年4月,施工现场进入了附属施工的高峰期,但如何克服大风沙尘天气,保质、保量、保工期的完成建设任务一直是首要任务,项目总工程师组织项目工程部、安环部、工区经理以及技术负责人召开“风季施工”会议,由工程部编写《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工作,安质部培训风季施工安全教育及注意事项,工区经理主抓落实和进度情况。每一项工作要落实到现场,不能成为空话、成为摆设。每天项目总工早早来到现场,巡视检查施工情况“大家抓紧点,有效利用早上的时间。”王强总在现场说到:“现在整个工程工期都很紧,进入六、七月份后,戈壁滩上大风天气不断,几乎每天都有大风,而附属施工几乎都是暴露在野外的,所以必须抓紧早上的好天气,多赶点进度。”
临近中午,炙热的太阳照得人脸上生疼,施工现场仍没有停歇。两个作业面的工作人员轮换休整。午后,天空开始弥漫黄沙,大风裹着沙尘扑面而来,施工现场的旗子被吹得呼呼作响,能见度降到了极点,为了安全起见,现场的吊装工作暂时停了下来,而其他环节的工作仍没有停,施工人员仍然坚持工作。常秀国赶快挨个嘱咐各作业面的施工人员,“一定要注意安全,大家不要松懈。”干燥的沙尘裹挟着灰土灌进他们的耳朵和衣领,他们全然不顾。“拿把锤子,把上层的石头再敲一下”“把这块再固定一下”“搅拌机盯紧了……”
面对这么艰巨的情况,项目部领导班子积极筹划办法,落实标准化管理,制定例会制度、主管领导碰头会制度、日常检查巡查制定,及时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细化工程量,以天进度保周进度,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保证按时完成工程进度。先后开展“安全月”、“质量月”、“大干100天”、“大干三个月”、等一系列活动,使项目部安全质量进度更上新台阶。
转眼近一年的时间已过,施工已接近了尾声,望着长长的路基延伸无尽,全长120多公里的施工区段,不知跑了多少来回,每一个基础,每一米沟槽,每一座大桥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冰冷的夜风一如从前,古老的风化石诉说着荒凉与孤独。当你在华灯初上、霓虹闪烁的都市享受繁华时,当你和恋人手牵手一起散步时,你是否会想到在遥远的戈壁深处还有一群默默无闻、恪尽职守的铁路大军,我们用激情驱散荒凉,用青春恪守信念,我们的坚持是对企业最大的奉献。
“铁骨丹心、自强不息”的项目精神,不断激励着这支额哈铁军,他们毅然选择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大漠戈壁的风沙中,他们冒风沙、抗严寒、战天斗地与大自然比拼;戈壁滩上留下了他们奋斗的足迹,他们正在用辛勤的汗水、聪明的智慧建设着额哈铁路,演绎着一曲戈壁滩上的筑路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