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他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几十年来受到的教育,需要从这一刻开始渐渐颠覆——我们再也不能像我们的父母教育我们那样教育和看待我们的孩子了。
方刚老师的这本书我已是第二遍看了,19年方老师到昆明培训时,带来签名本观看深有感触。对方老师的养育孩子的理念,有相通之处,但做为一名教师也感到了一些方面的无奈。现行的教育体制与实践,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素质教育倡导多年,减负也一直有提,实际执行却是形式口号流于表面。教育该走向何方,还须更多的人努力。
在孩子的教育中,更多的是需要陪伴、支持、理解、鼓励和商量及尊重。在我的孩子很小时,经常陪他进行游戏和到野外玩耍。大概三岁时,我和妻子经常会告诉他,上街时尽量不要远离大人,看不到爸爸妈妈,不跟陌生人走,尽量原地等待,或到显眼的地方,也可向警察叔叔求助。孩子在这方面出乎我们的意料,有几次在人多的街上对他进行观察,他看不到我们时,尽然到台阶上去了望,当着到我们时兴奋的挥手。问他你怎么想到的,他说爸爸妈妈高,我站在高处就能看到你们,无形中孩子的思维和能力得到了发展。
在人际交往方面,我们更多的是鼓励孩子多接触,尽量自己处理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孩子从小个子高,同龄孩子有时会欺负到他,他也会让着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他个子小,如果不让会伤到他们。但太过分了他也不会让,所以从小孩子人缘都很好。
对于孩子补课的问题,我的孩子从没补过一次课。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同行不理解,其实在这当中就如方老师所说,学习有时更多的是我们成年更多的期望在里面,孩子是否能自主的快乐的学习,取决于孩子是否按着他的兴趣爱好及能力去学,家长要做的是理解支持和引导,为孩子提供学习的条件,让孩子轻松的学习。孩子出现学习的问题也乐于跟我们讨论,这习惯保持到现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事也经常跟我们平等的讨论。
基于上述,对于孩子的课外学习,我们也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先后学习过绘画、电子琴、游泳、篮球、健身,我们只是提供了条件,从没提过要求。对于学过的东西,孩子一直保持着爱好,在同学朋友聚会时也会小秀一把,并且能在工作中辅助到实践。
对于孩子青春期的性教育,我们也是持开放的态度,书架上有着相关的医学和生理知识,也有着一些性教育的书籍和碟片。孩子可以自主的翻阅和观看,也会对不理解和不清楚的跟我进行讨论,所以孩子在青春期和性的方面很少有困惑。15年认识接触学习方刚老师的赋权性教育后,孩子也会跟我讨论一些方老师的观点。
对于支持这一方面,孩子在学校时曾发生过一件事,因别的孩子捣乱课堂纪律,孩子去制止却被老师误会了,对他进行处罚,孩子很委屈进行申辩,当事老师却不听并要处分他。回到家后孩子跟我们说了这件事,我们跟他进行了讨论,找了自己的原因。然后我们带着孩子找了当事老师,说明了事件原因,孩子也就自己的态度跟老师道歉,老师也跟孩子道了歉。家人的支持有时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到很大的帮助,学会怎样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