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阅读了第一章 改进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指向
在本章作者告诉我们,"科研兴校"、"校兴科研",已经成为中小学的共识,但事实上,"校兴科研"的行为,并未产生"科研兴校"的效果。科研的形态有了,但却没有直至学校的痼疾;科研行为有了,但却没有真正解决学校的问题。
因此,中小学教育科研要有清晰的问题意识,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没有与教师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问题,就不会有教师教师的冲动,而没有研究的冲动,也就常常难以产生持续性的研究行动。所以我们有必要把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作为一切科研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检验我们教育科研活动为最终依据。
比如我校现在开展了几个课题,都是针对课堂教学理念存在的实际问题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是为了真正的解决目前学校课堂教学、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者也向我们列举了某高级中学的一个成功案例,为我们开展教育科研提供了一个思路。
同时,我们中小学开展的教育科研还应该通过科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教师的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学智慧。要密切关注教师的生活状况和职业生存方式,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来开展。通过教学研究,应该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成为塑造科研型教师的一个广阔平台,而教案不再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唯一依据,评价不再是老师的专利,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课桌的摆放也不再是整齐划一的"秧田式",不把学生的视野束缚于课堂之内、学科之内,要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课堂成为自信进取的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要为学校发展提供后劲,在解决学校发展的同时,提出后续努力的方向,进一步明确后续科研要探索的路径,通过持续不断的科研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