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日记19;祁门传统美食之萝卜糕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样一句貌似简单的俗语,却道出了农村最常见最普通菜肴——萝卜的养生功用。虽说这话未必真那么灵验,但农村里家家户户人人餐餐吃萝卜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在老一辈人的手下,萝卜更是被赋予了各种神奇,因为吃法甚多,而且不论哪一种吃法都总能勾起食欲,让你吃得津津有味。
一说到萝卜糕,原本就年轻态的老丈人更是精神一振,他信心满满地说:“萝卜糕?查湾自古以来便有了,这是这儿的传统美食!”
老丈人可是话里有话,表面上是盛赞美食萝卜糕,其实,他有夸耀查湾之嫌。不过,这很正常,毕竟查湾真有值得夸耀的地方。据《查湾村村史》记载:“五代后期,此处为查姓居住之地,是为查湾。然,查湾村真正出名的却是汪姓,宋仁宗(1023—1056)时,汪廷茂公自芦溪迁于此,是为始祖。明代中叶后,汪姓日趋繁盛,弘治年间(1488—1505),白石公汪标中进士第。此后,蛟潭、惟效公又相继进士及第,连续8代在外为官,显赫一时。查湾汪氏逐渐成了一个诗书世家,数百年间名闻遐迩,成为一个典型的封建宗族村落。”
查湾村历史悠久,萝卜糕自然源远流长。不过家里最会做萝卜糕的还是虽已年过八十,依旧身体硬朗的妻奶奶。正因此,丈母娘每年都会请妻奶奶出马,为一家人制作最正宗最美味的萝卜糕。这一点上,我还是深感庆幸的,因为生在祁红长在祁红的我小时候从来就没听说过萝卜糕这种东东,也绝没想过会吃上这种香气诱鼻尖,温润暖胃肠的美食了。
请妻奶奶出马前,丈母娘也要做许多事情:先选上好的906早米洗净浸泡过夜,再将浸泡好的906早米畿成米粉,接着准备小虾米和切成粒状的猪肉和香菇,当然还要准备刨成丝状的萝卜。
一切准备就绪,该妻奶奶出马啦!真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妻奶奶镇定自若地站在一大铁盆的米粉前,一样一样地点数各种必需物品,一旦发现缺少,我们便会立刻到厨房里去寻来并奉上。
妻奶奶动作熟练地开始调粉了,这是最讲究耐心与细心的一道程序,也是很具技术含量的一道程序,因为一切活儿皆在手上。
放猪肉,放精盐,放香菇,放虾米,放萝卜,每放一样,妻奶奶都要翻来覆去地调一道,细细数来,这真的是不知道要翻来覆去地调上几遍。
坐在一旁负责拍摄珍贵影像的妻没多一会便直喊手酸,可妻奶奶呢,依旧神情平静,目光恬然,不文不火,不急不躁。
劳作之余,略微休憩,妻奶奶怅然地望向门外更广阔的天地,我不知道究竟有哪些景物能入她的法眼,但我想她一定回忆到了曾经过往的一切,设想到了不能预料的来来。
年纪越来越大,总会有些东西被慢慢遗弃,生命亦如是。但是,也会有些东西被永远铭记,那就是镌刻在心灵里的被文化浸染的记忆和技艺,只是这些记忆,终有一日会消亡,这些技艺,终有一日会淡忘。
我不由得将目光锁定在妻奶奶的那双手上:虽说沾满了洁白的米粉,但依然能够看得出这是一双饱经风霜的手,这是一双历经人间疾苦的手。
妻奶奶年已八旬,棕色的毛线帽下,一头短发像罩了一层白霜,一双眼睛已经深陷了下去,嘴里的牙也已经快脱光。 由于多年的操劳,妻奶奶的手背粗糙得像老松树皮,裂开了一道道口子,手心上磨出了多个厚厚的老茧。尽管岁月无情,在妻奶奶的脸上烙下了斑驳的印记,但是,也无法磨灭妻奶奶深邃目光里的光辉。
调粉终于完成了,接下来是蒸粉时间。蒸粉看似不管不问,其实是最考究的一个阶段。因为蒸粉最讲究火候与时间,火候或大或小,时间或长或短,都会严重影响入味。
我等得着了急,便去到繁华的街头闲逛,虽说这平时也甚是寂寥,但在此时,却是别样的热闹。大人们围着方桌斗起了棋牌,小孩们绕着广场玩起了游戏,如果遇上喜事,那便更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时间云雾缭绕,香气氤氲,仿佛入了仙境一般。
玩着玩着,不知不觉忘了时间,等我记起赶回去时,已经蒸好了一蒸桶,锅里温热着,正开始蒸第二蒸桶。
萝卜糕颜色金黄,质地柔软,味道鲜美。吃萝卜糕,可以说是好处多多。
其一萝卜含有丰富的淀粉酶,有助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的消化,能够改善肠胃不舒服,消化不良的毛病。
其二萝卜所含热量较少,纤维素较多,吃后易产生饱胀感,这些都有助于减肥。
其三萝卜能诱导人体自身产生干扰素,增加机体免疫力,并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防癌、抗癌有重要作用。
其四萝卜中的芥子油和精纤维可促进胃肠的蠕动,有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常吃萝卜可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胆石症等疾病。
其五萝卜还是一味中药,其性凉味辛甘,可消积滞、化痰清热、下气宽中、解毒。
小时候的农村,家里大多穷苦,逢年过节,最指望的是除了穿新衣,便是吃到难得一尝的大鱼大肉。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于饮食,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食物的营养价值与文化品味。因此,吃萝卜糕绝对算得上是一种依托于文化与精神的慰藉和享受。所以,若过年之时来查湾,万万不能错过这一道传统美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