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十、沙門莊嚴(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名為沙門莊嚴?】
「二道資糧」裏面分十一科。現在是第十科「沙門莊嚴」,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名為沙門莊嚴?」怎麼叫做出家人的莊嚴?這是「徵」。
下面就是「標」,分二科,第一科是「嗢柁南」。
卯一、標(分二科) 辰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正信而無諂,少病精進慧,具少欲喜足,易養及易滿。杜多德端嚴,知量善士法,具聰慧者相,忍柔和賢善。】
這是二個頌,就是十七種莊嚴,下面是「長行」。
辰二、長行
【謂如有一、具足正信、無有諂曲、少諸疾病、性勤精進、成就妙慧、少欲、喜足、易養、易滿、具足成就杜多功德、端嚴、知量、具足成就賢善士法、具足成就聰慧者相、堪忍、柔和、為性賢善。】
「謂如有一,具足正信」,就是有這麼一個出家人,當然這裏面是指佛教徒,他具足了佛法中的「正信、沒有諂曲、少諸疾病、性勤精進、成就妙慧、少欲、喜足、易養、易滿、具足成就杜多功德、端嚴、知量、具足成就賢善士法、具足成就聰慧者相、堪忍、柔和、為性賢善。」這是長行,就是把頌裏面的十七種莊嚴分別地標出來。
卯三、釋(分二科) 辰一、別辨其相(分二科) 巳一、辨成就(分十七科) 午一、具足正信(分四科) 未一、徵
【云何名為具足正信?】
這是第三科解釋前面的十七種莊嚴,分二科,第一科「別辨其相」就是一樣一樣地說明它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是「辨成就」分十七科,第一科是「具足正信」,先是「徵」。
怎麼叫做「具足正信」呢?這就是問。下面就標出來。
未二、標
【謂多淨信、多正敬順、多生勝解、多善欲樂。】
「謂多淨信」,就是說這個出家人,他的心、他的身口意裏面「多」有清淨的信心。「多正敬順」,很多地「敬順」、恭敬隨順。「多生勝解」,他對於佛法,有很多有力量的認識,有強有力的認識;猶豫不決那就沒有力量,不能名之為「勝解」。「多善欲樂」,因為有勝解,因為有清淨的信心,又有恭敬心,他又學習地很深刻,所以他會也有很多的出離的意願,就是希望能夠成就這樣的聖道,叫作「多善欲樂」。
前面這幾句話這是「標」。下面第三科就是解釋了,分二科,第一科是「舉於大師」。
未三、釋(分二科) 申一、舉於大師
【於諸善法及大師所、深生淨信無惑無疑;於大師所、恭敬尊重承奉供養;既修如是恭敬尊重承奉供養;專心親附、依止而住。】
前面這幾句話是標,這下面再正面的解釋。有淨信,又有敬順,有勝解,有善欲樂,究意指什麼說的呢?
「於諸善法」,就是對於佛所說的這一切的正法,他有淨信、有敬順、有勝解、有欲樂。「及大師所」,「大師」就是佛,對佛有這麼多的信、敬、勝解、欲樂。「深生淨信無惑無疑」,對於佛、對於法,他有深刻的清淨的信心。「無惑無疑」,這個「惑」就是完全不明白,不明白怎麼回事情就叫做「惑」;這個「疑」就是明白多少,但是有邪知邪見,所以他就在裏面猶豫不決叫做「疑」。現在這一位沙門,對於佛、對於法也沒有惑,也沒有疑。「於大師所,恭敬尊重」,就是對於佛這裏,「恭敬」禮拜,「尊重」讚歎,「承奉供養」,這個「奉」是什麼呢?就是他的「祿」、福祿的祿、就是他的財,當然這個財也可以做多種解釋。這個「承」就是舉,舉他的祿供養於佛,是這麼意思。
「既修如是恭敬尊重承奉供養」,這位沙門既然「修」,就是肯做這樣的恭敬,由這樣的尊重,他又能這樣地「承奉供養」。所以他就「專心親附」,專一其心親近於佛,「依止而住」,就是隨順他的教導而住;把他的身口意隨順佛的教導而住,就是不離開這個範圍,叫做「住」。說是你現在在什麼地方住?說我在三藩市住,但是你也是在這裏各地方走的。所以這表示這個人相信了佛,相信了佛法以後,他的身口意,就在這個範圍內裏面清淨而住,這樣意思。
那麼這就叫做「多淨信」。有清淨的信、有敬順、有勝解、有善欲樂,這樣意思。這是對於佛;下面是第二科「例於法等」。
申二、例於法等
【如於大師,如是於法同梵行者、於諸所學教授教誡、於修供養、於無放逸、於三摩地、當知亦爾。】
「如於大師」,像對於佛、對於法是這樣子,對於大師是這樣子。「如是於法、同梵行者、於諸所學教授教誡」,就是對於法的同梵行者,就是在佛法裏共同修學聖道的人。前面是「於諸善法及大師所」,這應該是法和佛;下面這個「法同梵行者」,這個「法」當然也可以包括佛法,可是這個字是表示這個「同梵行者」,是在一個法門同梵行者,同學習這個法門的同梵行者。「於諸所學」,這個人對於他所學習的,這裏面當然也包括他的和尚、阿闍黎應該都在內。是和尚、阿闍黎所「教授」的、所「教誡」的這些。「於修供養」,對於這個同梵行者所修的供養。「於無放逸」,對於不放逸這些事情。還對於這個「三摩地」,就是同梵行者這一些修行人他們所成就的聖德。「當知亦爾」,也就像佛那樣地恭敬,也是那樣地恭敬供養。
未四、結
【如是名為具足正信。】
這是結束這一段。這「具足正信」就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八八頁:
《謂多淨信等者:謂於三寶生清淨信不可引奪,名多淨信。及於三寶恭敬尊重承奉供養,是名多正敬順。於如來等不可思議威德神力,及甚深法唯生信解,無驚無恐無有怖畏,是名多生勝解。於諸善法樂作樂得,是名多善欲樂。》
「謂多淨信等者,謂於三寶生清淨信不可引奪」,就是他的信心非常地堅定,其他的邪知邪見不可以引誘他,不可以轉變他的信仰的,這叫做「多淨信」。「及於三寶恭敬尊重承奉供養,是名多正敬順」,這個「敬順」是這樣意思。
「於如來等不可思議的威德神力,及甚深法唯生信解,無驚無恐無有怖畏」,對於佛的法他沒有怖畏。我們衹是在文字上去這樣子思惟分別,不感覺到有什麼怖畏的事情;但是你真是深入地思惟觀察靜坐的時候,那裏面有超越凡夫的境界,你也能夠生大歡喜嗎?那就是有事情的。所以現在這裏面,就表示不但是文字上的學習,也深入地修行了,所以才說這句話;他是「唯生信解」,沒有驚恐怖畏,沒有這件事,「是名」叫做「多生勝解」。這可見這個「勝解」,就是從聞所成慧進步到思、修的境界,才能算是「勝解」。
「於諸善法樂作樂得,是名多善欲樂」,他有這樣的意願:「我想要得聖道」,有這樣的意願的。「樂作」是修因,「得」是說得果,他有這樣的意願,不是祇是學一學,口頭上講一講而已,不是這個意思。
(201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