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大家聊了一下中国笔记体小说合集《子不语》,今天接着八一八另一部笔记体小说-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当然,说到这部小说,就不能不专门说说作者纪昀。纪昀,更为广大老百姓所熟知的名字是,纪晓岚。对,没错,就是各种历史题材电视剧里戏说纷纭的纪晓岚。
纪昀其实在正史里是一个才华横溢、博览群书的人,是乾隆朝间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阅微草堂笔记》是本奇书,当然也是各种古怪趣味的集大成者。其书结合了悬疑、恐怖、因果轮回、耽美、灵异等各种元素,放到今天,一定是一部畅销的通俗小说。书中搜罗的各地怪事,遍及全国,甚至连边境的新疆也包括在内。
《阅微草堂笔记》以“超传奇追晋宋”为己任,熔记叙和议论为一体,风格亦庄亦谐,文笔老辣,语言平淡写实,兼具可读性和思想性。
和昨日介绍过的《子不语》比较而言,笔记一书更多是为了讲道理而写故事,免不了让人有板起面孔说教的嫌疑,其中间或有一些“封建礼教”的说辞,看到即可选择性的抛弃。
作者自己在序言中也如是说:“道岂深隐莫测秘密不传,如佛家之心印,道家之口诀哉!万事当然之理,是即道矣。故道在天地,如汞泻地,颗颗皆圆,如月映水,处处皆见。”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阅微草堂笔记》有过高度的评价:“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
随意选一个其中的小故事,跟大家一起品品:
妖由人兴,往往有焉。李云举言:一人胆至怯,一人欲戏之。其奴手黑如墨,使藏于室中,密约曰:“我与某坐月下,我惊呼有鬼,尔即从窗隙伸一手。”届期呼之,突一手探出,其大如箕,五指挺然如摏杵。宾主俱惊,仆众哗曰:“奴其真鬼耶?”秉烛持仗入,则奴昏卧于壁角。救之苏,言暗中似有物以气嘘我,我即米闷。族叔楘庵言:二人同读书佛寺,一人灯下作缢鬼状,立于前。见是人惊怖欲绝,急呼:“是我,尔勿畏。”是人曰:“固知是尔,尔背后何物也?”回顾乃一真缢鬼。盖机械一萌,鬼遂以机械之心从而应之。斯亦可为螳螂黄雀之喻矣。
开篇点题,寥寥数语,即将立意说明:相由心生,所以俗语常说“心里有鬼”,而后辅以两个故事说明这一观点。第二个故事也特别有趣:一人跟另一人开玩笑,装作吊死鬼,结果从对方惊恐的眼睛里看到自己身后果真冒出一个吊死鬼来。最后纪昀老先生还一本正经的评说:“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嘛。”
真是正经得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