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还在我老大特别小的时候,经常发烧感冒,每次去儿童医院都是化验打针吃药,最后连孩子都熟悉医生的看病流程和处方了。还有一次都住院了,最后做B超检查出来的原因竟然是积食。但那个时候并不知道罗老师,也没有读过这本书,孩子就这样反反复复地生病中长大,一直以为是孩子体质不好。小时候打的针太多长大了也容易生病,一生病就发烧让人很是苦恼。今天读到罗老师的这本书,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原来这么多年孩子的病都是家长养出来的,是我们的偏爱给孩子制造肠胃负担,是我们的期望让孩子压力太大,是我们不懂让孩子打了太多的针、吃了太多的药、留下来这些生病的隐患。
在书中作者罗列了当代社会太多让孩子伤脾的原因,比如食物种类太丰富、挑食引起的营养结构不均衡、父母不良情绪引起的孩子心理失调、吃肉太多、吹空调吃冷饮、吃零售喝碳酸饮料等等,介绍了孩子日常脾虚引起的疾病的表象和原因,介绍了应对的食疗方和按摩方法。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了让孩子不生病比治好孩子的病更重要,不知医的妈妈“为不慈”以及治病的最好时机在“将病未病”的阶段,这些理论,尤其适合新手妈妈来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中医的理论渗透到生活中,使读者明白日常要怎样正确的喂养孩子,关注孩子的哪些健康问题,如何通过自我观察将孩子的病消灭在萌牙状态。同时他提出的给孩子吃健脾的药物和食物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影响孩子的运化能力这些观点,纠正了我们日常存在的经常让孩子吃消食片、山楂丸的错误方式。明白了这些病理和药理知识,让我们认识了脾阳虚、脾阴虚、阴虚火旺等中医理论,以后当发现孩子有感冒或积食症状时我们就能轻松应对了,日常生活也可以通过按摩来提升孩子身体的正气,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此外,在本书中作者还教给我们一些正确的育儿理念,比如多带孩子去户外和农村,家长如何通过养心给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心态等等。书里还详细列举了不同的积食和感冒的特效推拿、食疗方,以及常用中成药介绍和补脾食物的参考,这些我都觉得非常有用。每个妈妈都需要掌握一些中医食疗知识和按摩方法,这样当孩子生病时才能正确面对,少打针、少吃药,提高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