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这几天上班上午下午连十分钟的休息时间都挤不出来,今天完全是各种事一来,就立即陷入回应状态,又回到过去的工作模式当中,应接不暇,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很累,需要调整。分清轻重缓急,重视自己的原则,最累时,想想自己最在意什么,应放下什么,不要给自己加太多担子,不要给自己压太多包袱,有时候,干得太多,反而事与愿违。
晚上回家,因陶爸没立即满足他的要求,陶冲着爸发脾气,还扔东西。见爸很冷静,我实在看不过去,把陶喊进书房,努力控制脾气,开始进行说服教育。我自认为自己做的还不错,结果没想到,陶陶最后竟爬到我怀里哭起来,我问他怎么啦,他说我批评了他。我耐着性子问,你希望妈妈怎么做呢?陶陶说,你该说,陶陶,你是不是很生气啊?然后你给我指出来,告诉我怎么做。
儿子的心声再次提醒我,亲子关系沟通一定要先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问孩子“你怎么啦?”“你看上去有些生气?”等等,很难做到“共情”,建立好关系,然后再谈该怎么做。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很难做到先处理孩子的感受,而是直接噼里啪啦谈他哪儿不对,该怎么做。结果,磨破了嘴皮,不但起不了任何作用,反而,让亲子关系越来越疏离。
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很感受,对自己的自以为是是一个极大的提醒和告诫。
工作再忙再累,回到家,自己就是妻子,妈妈,别把情绪带回家,别把职场角色带回家。切换角色,切换状态,家里,需要的是一个温柔的妈妈和贤惠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