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头的用途》,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几个,真佩服那些真能想上百种用途的小伙伴!
从第1、2、3次的作业可以很清楚看到自己的思维发散是硬伤!简直就是“榆木脑袋”,老师点评很精准,纵观我全部作业,在“脑洞大开”这个环节,一直呆在舒适区,未能挪动半步,汗……
《明朝那些事儿》是我最最喜欢的历史小说,几年来音频听了两遍,书也看了一遍,最喜欢研究里面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关系(一直试图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每个人)。
一看到脑图作业“人物解析”,当时脑袋里突然冒出好几个人,明朝出了好多大咖级人物。但是,当看到历史书上对明成祖朱棣的评价――“他不是一个好人,却是一个好皇帝”时,被深深地触动了,是啊!任何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在不同的时空、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这也启发我重新审视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世界变得立刻不一样了!
这是唯一一张不用收集资料的作业。我是一个全职妈妈,每天的时间安排基本都差不多,所以就有了《我的一天》,运用饼状图展现的好处是时间分配比例一目了然,方便每年不同时间段(寒暑假等)的调整。
这张图是看《博物》杂志时,一下被吸引了,当时印象深刻,画面很有感染力,每次一看到也忍不住想大笑。因为不会画画,所以直接从杂志上剪下来,做了角色的联想,梳理布局后才发现图太小!
呵呵→_→一直有个小梦想:开一家面食馆,swot分析让我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嗯,作完这张图,心里更有底了!
主题来自李笑来的《遇到贵人的科学方法》,文章一共列举了十几条,为了符合简图的要求,重新归纳总结为“7个锦囊”。这不单是一份作业,更是我的人生指南,我会随身携带,践行于生活!
对于广东省,相信大家都很了解,溢美之词不胜枚举。而相邻的兄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则没几人知晓,我本是湖南人,在广西生活了20多年,我热爱广西!我想用这幅图展现广西不为人知的一面,遗憾的是整幅图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介绍美丽的广西怎么能没有图呢?!
第十张图,对于因果分析的逻辑框架未能理解透,跑题了……
第十一张图,在Anna老师点评后,刚好看了《罗辑思维》推送的一篇文章“一个男人秃顶后的人生规划”,作者笔风风趣幽默,非常搞笑,所以就以此为主题重新作了一份《因果分析》的作业。尤其要感谢Anna老师的点睛之笔――“让头脑风暴来得再猛烈些吧,再也不用担心头发凌乱了” 哈哈哈哈,太有才了,必须赞一个!
第十九张图是《新闻解读》的作业,试着用因果分析呈现,果然又暴露出新的问题一大堆,真心感谢Anna老师的专业指导,“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感觉”!必须重新画一张!
这三张作业,看似简单,难在布局!用时最长,内容中规中矩,及格线而已!
完成作业的过程十分愉悦,完全是有感而发!南宁人特别爱吃粉,粉的品种全、花样多,就算一天吃三顿,连吃半月不重样!我最爱就是“老友粉”,只可惜绘画水平有限,实在对不住“老友粉”了!
一幅传统的思维导图布局,中心图+分支的结构,线条变流畅了,画图也有进步,比较满意的作品!
这份作业最难在于排版布局,文字太多!“密集恐惧症”都犯了。自从习惯看思维导图的图+文形式,对于大片的黑白文字,脑袋立刻“断片”,所以必须添上一些小图与色彩,看起来好多了。
一开始看到“鱼骨图”完全无感!所以花了很长时间研究“鱼骨图”,理解了以后再找匹配的内容,整幅作品思维深度不够,继续努力!
课文出自朱自清的《春》,是一幅好作品,但是跑题了!只有呈现,没有解析!
“得到”音频的文章,每天都会听。最喜欢其简洁的文字、逻辑清晰的结构,这一篇《李开复:哪些领域值得投资?》也不例外,一读完文章,画面感立现,花时间最短的一份作业。
首先要申明这是一幅未完成的作品,而且有可能会一直未完成!因为这张思维导图只能呈现我目前对于学习的理解,而学习是一生的过程,我会不断产生新的思考,所以会不断增加、修改新的分支。
总结:
这张图是我在橙子学院第180天“三件事”的总结,我觉得也符合此时的心情,所以就贴出来了。还有一件非常想表达的――感恩遇见你们――专业、耐心、负责任的周小七老师、Anna老师、Aimee老师、danni老师以及爱学习、爱思考、爱挑战的各位学友,爱你们!祝福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