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这个名字一看就很悲伤,官方的观影提示也是“请带足纸巾”,影院里哭声此起彼伏。
可以说,这是一部合格的催泪电影。
我们先来看看电影讲了个什么故事:
唱片制作人张哲凯(K)和王牌作词人宋媛媛(Cream)相依为命,两人自幼身世坎坷只有彼此为伴,他们是亲人、是朋友,也彷佛是命中注定的另一半。父亲罹患遗传重症而被母亲抛弃的哲凯,深怕自己随时会发病不久人世,始终没有跨出友谊的界线对媛媛展露爱意。眼见哲凯的病情加重,他暗自决定用剩余的生命完成他们之间的终曲,再为媛媛找个可以托付一生的好男人。这时,事业有成温柔体贴的医生(张书豪饰)适时的出现让他成为照顾媛媛的最佳人选,二人按部就班发展着关系。一切看似都在哲凯的计划下进行。然而,故事远比这里所写更要悲伤。
全部划掉。
简单概括一下。
16岁父亲癌症去世,被母亲抛弃的张哲凯。
16随父母和妹妹出车祸去世的宋媛媛。
两个孤独的人相遇了,只能相互依靠,互相取暖。他们是彼此唯一的亲人。
渐生情愫,但二人始终不愿捅破那层窗户纸。
盖着棉被纯聊天,已经是他们做过最暧昧的事。
为什么?
因为张哲凯得了癌症,命不久矣,只能忍痛为媛媛找个好男人,替自己保护她。
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可是,悲伤远不止这些……
好了看完这个非官方简介,基本可以确定了,这是一部俗套的电影,讲着爱而不得的故事。
说实话,刚开头我是有点看不下去的,因为它是有为了悲伤而悲伤,这种悲伤在开始没有情感铺垫的情况下,只会让人感觉很假。
这部电影翻拍自2009年韩国同名电影,那个年代正是流行车祸、癌症、失忆这样俗套的故事。可是2019年了,这样的电影凭什么在中国台湾市场卖出2.38亿台币票房(约5200万人民币),登上台湾2018年华语片票房冠军?
1.细节真挚
有两个情节比较戳我。
K陪着Cream试婚纱,但新郎不是K,在Cream的要求下,K穿上了新郎的西装,拍下了合照一张。
K眼泪决堤,在街道上疯狂奔跑,在桥上他看见看穿着婚纱的Cream,此时车水马龙,世界都明亮,可是两人无法拥抱,K只能看着心爱的她嫁给别人。
镜头一转,灯光昏暗,车辆寥寥无几,原来一切都是自己的幻想而已。
婚礼上,Cream紧紧抓住K的手,不愿松开,K掰开她的手指,亲手把Cream交到了牙医的手上,转身后却泪如雨下,如洪水决堤般。
一个人怎么可能愿意把自己心爱的人交给别人呢,K也想和Cream白头偕老,一起走到永远,只是命运的捉弄,让这根本不可能。
K只能选择深埋自己的爱,给寻找Cream更幸福的未来。
2.情感真挚
吹爆陈意涵的演技!
电影最开始其实蛮搞笑的,就是两个人很欢乐的的日常生活。
轻松愉快,让我第一度以为悲伤只是个噱头,结果……被打脸了,后面哭得那么惨的是谁?!
当看到陈意涵那双又大又亮、仿佛有星星的眼睛里饱含悲伤与泪水时,你很难不跟着悲伤流泪。
电影里每个人物其实塑造的都很棒。
鬼鬼吴映洁饰演的Bonny,单纯可爱,敢爱敢恨。
摄影师Cindy算是K和Cream爱情的见证者,影片中展现K内心的窗口。她最初是没有把爱情放在很高的位置上,而他们的爱情故事,让她恍然大悟。
牙医杨佑贤让人心疼,他是爱着Cream的,可是面对欺骗与谎言,他也是受害者。
(其实个人觉得对于他而言很不公平)
3.惊人反转
我个人一向很喜欢这种类似反转的剧情,不过这次的反转无关悬疑,只关乎爱情。
这个镜头看哭我!
具体如何,当然不做剧透了,走进影院看效果会更好。
只能说,爱原来从来不是单向的,会有人比你想象地更爱你。
“我和自己做了一个约定,如果他回头,我就会拥抱他,我想告诉他我爱他,结束这一切。”——Cream
其实,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不是电影里的悲伤,而是现实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