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名门外汉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所萌发的一些疑惑和思考,完全非专业,绝对不权威,纯粹的一家之言。若有不足之处,还望慷慨斧正。
今天在简书上看完别人文章,把页面拉到最下方想看评论的时候,才发现简书在一篇文章的下方设置的“入选专题”“作者信息”“x条评论”“x个喜欢”4个信息栏,默认展开的是排在最前面的“入选专题”,而我想看的“x条评论”,却被放到了倒数第二的位置。这导致我每看完一篇文章想去看看别人怎么说的时候,都要特意去点击一下“x条评论”,如果只是进行一两次这个在我看来有些多余的操作,尚能勉强接受,可如果连续看了十几数十篇文章,重复的点击多少让我有些抓狂。
为什么不把“x条评论”排在最前面,并且默认展开?难道人们在看完一篇文章以后习惯性的(或者说潜意识的)操作不应该是找到评论列表,看看其他看过这篇文章的人说了些什么吗?相对于“入选专题”“作者信息”“x个喜欢”这些附加信息,难道“x条评论”不应该是读者信息需求里优先级最高的吗?
以上的几个问题,我没有相关的行为、心理分析的理论支持,也没有相应的操作统计的数据支撑,纯粹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分析所得。在我看来,“入选专题”作为同类文章的拓展延伸,只有当人们看完某篇文章并且相应的读后体悟相对终止的时候,才应该出现在用户面前。而查看“x条评论”的动作,自然应该是处在“读后体悟相对终止”之前的。
我相信简书的产品团队不会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那么为何还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的猜想是,简书作为目前相对小众的针对中文写作和阅读的互联网产品,专题分类的形式是其特色之一,所以用这种在文章末尾将“入选专题”优先展开呈现的方式,让用户一目了然,有利于促进不同专题之间用户量的流动。
但在我看来,一篇文章如果足够精彩,我是非常愿意点进“入选专题”去查看其它同类文章的,可前提是,让我先把“x条评论”看完。这种“入选专题”横亘在文章与评论之间的感觉,多少有些突兀。
所以,我认为“x条评论”优先展开,“入选专题”“x个喜欢”“作者信息”依次排列,才是相对让人舒服的形式。为什么“x个喜欢”排在“作者信息”前面?因为作者信息在文章的标题左方已经出现过一次,所以即使排在最后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我有些过于吹毛求疵了,但我们伟大的马云同志说过,21世纪是一个讲究体验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