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文化中国的网页上,有缘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墨子是中国最早的“黑社会”老大。虽然黑社会是有加引号的,但还是着实把我吓了一跳!后来细细读完文字,文章里说的话,大致和我所了解到的墨子是一样的。文章的观点大意有几点:
一.墨子的大众形象:穿草鞋。墨子出身贫寒,自称下等人,走的完全是草根路线。
二.年轻时,墨子在学习过儒家学说时觉得这套东西礼节太过繁琐创建了墨家学说,开始另立山头。墨子学说建有完整的组织系统、政治纲领和行为宣言。就是笔者称的“黑社会”天使集团,口号是:兼爱,利害,非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博爱,要互助互利,要消灭战争。墨子的这个主张连同墨子的组织,在整个战国影响巨大,鼎盛时期有员工上千人。
三.是墨子的一生都在为扶危济困而奔走呼号。但遗憾的是墨子遭遇了一个拒绝天使的时代,他的理想太高贵了,卑微的世道根本没有做好准备去迎接它。
读文字,我喜欢散读方式,甚至觉得自己的喜好有点怪,亦带点重口味。所以,觉得能读到心里去的,也和自己的脾性相迎合的文字实在可贵。
那年教书最辛苦,也准备最多。常常多想,更不怕胡思乱想。有时情溢而出,自然要发出于外。执教《公输》后,墨子于我有所触动。先普及一下度娘百度的知识:墨子是先秦七子之一,是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七个(孔子、孟子、荀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庄子,和法家的韩非子)思想家之一,这七个人都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有说法"这七个人撑起了中国古代的半边天"!
我,语文老师一枚,与文字打交道六载,那年就这样写下了这些文字:
谈到墨家,自然会想到当时所处的时期有“非儒即墨”之说,自然也会想到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墨子是百家争鸣的大家中最令我佩服之一。尤其《公输》之后,仔细想来,发现爱之不及。
大约29岁时就有了成熟丰富的外交工作经历,他是贵族的后代,却是一个农民出身,血液里流着农民“吃苦”的精神!他的思想最有名的是“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即是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这样的思想在当时简直堪称一流!所谓非攻是反对战争,要求和平!他是爱心大使与和平使者。
这一点,冰心老人的“爱的哲学”和他很相一致。伟大的人,之所以永远被人们记在心里,很大原因是他们本来就从人们中来,他们最懂得人们!确确实实在为人们做事。
在《公输》里,墨子做的真让人感动。论吃苦,他为了劝阻楚国对宋国的非正义之战,穿草鞋吃粗粮,不辞辛劳“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现在就算给钱,年轻人也不一定愿意去啊,而更何况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儿。文中我们只是看到了墨子雄辩的口才,劝说的智慧和巧妙的方式,最后把公输盘一一拿下了,但是他的话句句在理,满满都是爱。
不得不说墨子是天才,但我更愿意说他是怪才。据说墨子之前是跟过儒家学习的,后来不喜欢儒家繁琐缛节和而华不实的废话,就自立门户,创立自己的学派,他讲学,宣传学说,渐渐壮大了起来。有思想,敢作敢为的墨子,有能力有胆气!
可是光这一点,我可能还不够喜欢墨子。《公输》中,墨子如果只靠三寸不烂之舌恐怕也难成功改变楚国攻打宋国的事实,最最关键的是墨子模拟开战的场面。公输盘是“九设攻城之机变”而墨子是“九距之”,后来“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攻城的方式尽管有多么诡异,皆被墨子识破,抵御住,而且足足有余!为什么墨子军事战术也如此厉害呢?难道他有去特殊的部队或是高端的军校学习过?
其实,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他利用杠杆原理研制成桔槔,用于提水,还制造了辘轳、滑车和云梯等,用于生产和军事。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即所谓的“墨守”),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因此,公输班虽已完成云梯的制造“将以攻宋”,但是没办法,只怪他遇到了更厉害的墨子。高手自有高手治啊!
墨子,这样一个有思想,能力,有爱心,又年轻,而且还有军事才能和外交经验,身边更是不缺兄弟朋友的帅小伙儿,说不被他迷住,好像太假了点吧。兴许当时墨子是个公众人物,偶像级别的!
可事实好像并不是这样的,教材中《公输》的结尾删掉了这一段文字:
“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意思是说墨子千辛万苦,竭尽全力,九死一生救了宋国,而回到宋国时宋国的守闾者却不让他躲雨,守闾者竟然不认识这个“大英雄”。
也许,我们读完后会为墨子打抱不平,为他鸣不值得,会觉得真是好心没好报。但是恰恰相反,我更愿意想其实墨子本来就不想所谓的回报,他当初到楚国去止攻并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获得浮名感激,纯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只是想为百姓做点事,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哪怕是一点点!
这正是墨子形象高大的地方,有能力的人很多,有能力的年轻人也较多,但是像墨子那样不为名利,不到30岁便有如此高觉悟的人,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