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股东和创业者有什么区别呢?公司总经理王老师结合其自身的经历谈了些体会。
001从员工到老板再到总经理
王老师95年毕业,刚入社会,自己想的就是多攒钱,当领导。
“读小学时,我妈就老说我比别的小孩有心计。自己智商还行,可以下盲棋,打麻将也可以盖着不看牌。然后,自己也顺利考上南京大学。”刚毕业第二年,我当上中层领导。98年自己资产过千万,买了辆78万的宝马,算是圆了自己30岁前买BMW的愿望。
99年,自己开始创业。一直顺风顺水的我,遇到了很多挑战。可以分三阶段,初期很高兴;中期很焦虑;后期很忐忑。这段失败的创业经历给我好好地上了一课,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只有创业者才知道背后随时是万丈深渊。
有段时间,自己晚上天天失眠,因为愁着怎么发工资啊,发不出工资可能随时散。但是在法律上,注册公司容易,注销公司难。我都是用了些非常规手段,才把公司给注销掉。
11年,自己重新出来打工,最初说实在的也是一种被动式的工作心态,每天想着工作完成就行了。后来,董事长跟我说让我当领导,并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自己心态也才慢慢转变过来,当我重新以创业者心态去做事时,我开始主动地思考公司的长远未来,注重经营成本核算。
而从自身经验来看,被动式工作和主动式工作将决定你的出路。
002股东素质与创业者心态
股东需要什么要的素质呢?
股东并不是说只等着拿钱。个人认为股东首先应该是精英员工。股东委员会同意你加入,首先是基于你能为公司带来贡献与价值。其次,股东要带头服从制度和计划安排。如果股东经常与经营决策者对抗就会造成公司内耗。其实,有很多时候是因为股东无法掌握决策者那么的信息源。再次,股东需给予员工更多展现机会。最后,成为股东要给公司持续创造价值。
而创业者则需要具备以下心态。
一是目标高举,格局要高,眼光要放长远些。人至少要有点梦想,万一实现了呢。我们11年刚开始时,我说要让大家都在说深圳买上房,最初都不信。现在,当时那批员工基本都买上了啊。“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打持久战,不计较一城一池得失,沉住气。作为创业者要摒弃拿不到预期收益就撤的心态,你是老大,你轻易就跑了,下面人怎么办?
三是来真的,给员工兑付要及时。不能拖员工的工资,给现金的就必须给,大家都要生活,给员工的兑付一定要及时承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