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去想一只粉红色的大象,
保持两分钟时间
两分钟时间到
你的脑海中有什么?
一只粉红色的大象
对不对?
最近因为在带焦虑主题的心理成长小组,我阅读了不少关于焦虑相关的资料,包括心理咨询流派关于焦虑的观点、我做过的相关个案。发现引发焦虑的原因虽然很多样,拖延是最突出的因素之一。
遇到问题,很多人习惯了拖延逃避,像蜗牛缩进自己的壳里。这种方法可以暂时地降低不适感,但是就像上面那只粉红色的大象一样,你越是让自己不去想它,它在大脑中越来越清晰,并且会泛化到方方面面,做任何事情时这只粉红色大象都会在脑海里洋洋得意,这是拖延最讨人厌的地方,除非你真的面对它,正视它。
对于很多人遇到问题却无法面对和解决的状况,我一个朋友说过一个观点,简单粗暴但是很管用。那就是,what-why-how模式,遇到了某些问题,问自己三个问题:
What:我遇到了什么问题?
Why: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问题?
How:现在有哪些解决办法(我能做什么,我需要哪些帮助)
为什么说这个模式简单粗暴呢,因为无法行动的原因里可能有很多情绪上的问题,甚至是创伤。
跟大家分享两个例子,
在我创办“牧沐心理咨询”微信公众平台前半年左右时间里,我一直想做这样一个平台,每天都在想,如果我有这么一个平台多好,我要写什么,发什么,但始终没有行动,因为我“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这个事情很麻烦”。这只“粉红色的大象”让我寝食难安。
我是真的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吗,其实我内心很清楚,我是害怕,做的不好怎么办,被人笑话怎么办,坚持不下来怎么办,如果会成为一个笑话,会失败,那索性就不开始。反正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不去做,就不会失败。
一个心理咨询的个案中,来访者要职业转行,准备考心理咨询证书,但无法集中精力复习考试,咨询如何提升自制力。我们花了很多时间逐一梳理可能的原因,包括她说的要照顾孩子、有全职的工作要做,时间少,精力不够等。
随着咨询的深入会发现,选择做咨询师尽管是她自觉自愿的选择,但并非真正认可这一职业的价值,而是逃避现在问题的方式(实际工作中遇到发展瓶颈,个人与企业的价值观不一致,与上级关系紧张等),她想要的是这个工作附带的隐性福利(比如自由度、比如在单位被认可、被尊重)。
她不愿意去面对和解决问题,而是压抑掉转向了一个新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并不能真正解决她的问题,所以复习不下去。但这个问题是她所没有意识到的,而归咎到缺乏自制力上。
所以,你看,造成困扰的问题可能是意识层面的,比如我内心敏感地知道自己在逃避和担心什么;有一些则是潜意识层面,以另外一种面目隐晦出现。这时候就需要停下来,细致地观察、思考和判断,看看问题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又说这个模式是有效的呢?
先说我自己。在我念叨了半年左右时,我老公,当时还是我男朋友,终于受不了了。注册了一个账号,扔给我账号和密码说,别墨迹了,弄吧。我只能接着,然后去做,他的行动让我再没有了借口。
账号建立的同时,我刚好进入疯狂加班的工作节奏中,持续了一年半之久,时间更少、精力更少,麻烦在增加,但是我没有再焦虑,也不再考虑能不能做好,做不好要怎么办的问题,反而这个麻烦的事情成为我忙碌工作的调剂,带给我最直接纯粹的快乐和成就感。
实际去做的行为,让我的焦虑一扫而光,做的好与不好没关系,至少先做起来。我也逐渐学习到,我只能在行动中改善,而没办法在我的焦虑中从不完美到完美。
包括现在做培训、写文章、带小组,我不再苛求自己一下子做到完美,因为这样的话,我可能永远不敢去做,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最开始出现就是最好的。不去做,我永远不可能接近完美。
再回到上述咨询个案中,仅仅是将抗拒复习的原因意识化,就已经产生足够的动力让来访者做出改变,着手解决问题。行动的开始即已经消除了来访者的焦虑,所剩的只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担忧,而不是无能为力的焦虑。
对我来说,行动是解决焦虑最有效的方法。只要开始做起来,焦虑就会减轻。
有人说,如果我会失败呢,如果我的选择或者我的行为是错误的呢?这个我只能说,做任何一件事情,就是50%的概率会失败,50%的概率会成功。没有人可以保证100%的成功。
接纳不确定性, “允许自己失败”、 “允许自己不够明智”,也是重要的成长课题,这就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了,在此不再展开。
当然,不是说做事情可以不经思考就去做。对我来说,当想做什么事情时,我会判断,做了的话,最坏的结果会怎样?
如果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我会直接去做。
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发现,你不会因为做了而后悔,只会因为没有做而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