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王川有这样一段文字:1.所有的我们认为的质量问题,大多本质是数量问题,因为数量不够,差几个数量级而已。2.数量就是最重要的质量。大部分质量问题,在微观上看,就是某个地方数量不够。3.最大的误区是,明明是数量不够的问题,因为错误地以为瓶颈在于质量,幻想在不增加数量的前提下,用某种奇技淫巧,偷工减料达到目的。这时候玄学、迷信和各种无病呻吟就出现了。数量不够,底子不够厚时,很多事情是做不到的。即使有时候看似有捷径,欠的账迟早是要还的。
初见这段话,我思索良久,越嚼越觉得汗颜。质量的根基就是数量,这和大家都会背的“量变引起质变”一个道理,真理往往都是朴素的,而我们却越用越偏,越用越复杂。
我学的是货真价实的纯文科专业,可我高中却是一名如假包换的理科生。看到这段话,我又好好回顾了一下来时路,学文非我初衷甚至非我欢喜,可我却为什么在学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归根结底,就是某些地方的数量不够,而我却错误的以为瓶颈在于质量,自认为不是学工科学理科的料,所以我幻想在不增加数量的前提下,偷工减料达到目的,而偷工减料的方法就是将自卑情结粉饰成优越情结,选择一条不需要做实验不需要做调查不需要做计算的纯文科专业,自以为是地自欺欺人。
高中数理化中我物理最差劲,120分总分考40来分的日子也有,班主任对我也是宠爱有加,为了拉一把我,还选我做物理课代表,挺讽刺的,不过我也的确挺对得起这讽刺的,那个磁极问题、电阻电流电压问题迄今都没弄懂。
一个很基本而我却一直忽略的问题劈头而来:高中三年仅物理课本中的练习题我做了几道?做了几遍?事实真是当头棒喝——基本没做,更别说做几遍。连量都没有,就想有质量,我那时怎么就那么沉醉于痴人说梦呢?当初解决物理成绩差这个问题最基本也最有效的操作方法就是把课本课后习题都做了,一个个做,反复做,用重复练习这种最笨但无可替代且千金难求的方法,我不是天才,也没天赋,笨鸟先飞绝对是真理,而我却在自视甚高这种假象中越飘越远。
但数量真的只是简单之量的重复、量的累积么?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他认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字面上看,这大概是一种充满鸡血似的口号,一万小时,凡人变成超人,逆袭的条件也太令芸芸众生怦然心动了,因为你仅只需要付出时间而已。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的妈妈们重复干家务活也有好几个一万小时了,咋就没变成所谓的“天才”。
那么问题来了,数量真能堆死质量么?答案是能,但这个“能”是有条件的“能”,充要条件是“刻意且精深练习”。
“刻意练习”是指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大量练习,通过创建“心理表征”来实现对事物的“预见”并作出下意识的解决动作。但这种大量练习并非简单的重复已经会的已经熟悉的,而是重复处于舒适区与拉伸区边缘的难度适中的能及时收到反馈的“练习任务”。正如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在《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中提出的核心方法论:不要重复练习已经学会的,要不断寻找那些稍有难度的部分。
而精深练习则建立在一个悖论之上: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不断犯错,会让你更聪明,类似于做那些不得不放慢节奏的事情,犯错并加以改正——就像爬冰山,刚开始的时候会滑倒,会跌跌撞撞,最后不知不觉中就变得敏捷自如。丹尼尔.科伊尔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里总结出了这样一个公式:精深练习X一万小时=世界级技能。这比格拉德威尔可能陷入单纯卖苦力的那“一万小时”要高明多了,就是你的练习其实是一个“锤炼刀片”的过程,你不需要有“人才们”那种与生俱来的才能,你可以犯错并需要犯错,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钢琴家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坚持练习弹琴到80多岁,他说“如果我一天不练,自己就会意识到(退步)。如果两天不练,我妻子就会发觉(我的退步)。如果三天不练,全世界都知道了(我的退步)”。艾利克森的研究表明,多数世界级专家,包括钢琴家、国际象棋选手、小说家、以及运动员,无论他们追求何项技能,每天练习3-5小时。
所以,万事一理,停止走捷径的想法吧。要减肥,先跑个1万公里再看效果;想写文章,先写100万字再说;想学英语,学个1万小时总没错……
数量并不能使质量完美,完美的数量才能使质量完美,而完美的数量肯定能堆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