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个标准的北方人,以前总被人问:你会自己做面条么?因为能力有限,只能像个小媳妇一样含羞带臊的回答:哎呀!不会啊,净学吃了,没学会做!后来有了儿子,老妈最喜欢在中午给他做一碗西红柿打卤面,久而久之,问他想吃什么,听到的多是奶声奶气的回答:调面面(土语:打卤面的意思)。后来老妈回家了,自己带孩子,外面买的面条居然入不了儿子的法眼,我也被逼上梁山,学会了这碗家乡的味道,无处炫耀,载文以记之。
要想面条做得好,流程千万要理好!
首先是和面,面粉是小麦制成,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最早起源于两河流域,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要选取黄土高原出产的小麦,这里空气干燥、氧气充分、日照充足,小麦颗粒饱满,蛋白质含量可以达到12.4%,制成的面粉有最佳的口感。当然,说这么多都是白扯,估计好多人连小麦长什么样都没见过,只要到超市里买差不多的面粉就可以了。和面的水要15度的矿泉水,其中含有的多种矿物质可以激发面条的柔软口感,并且与面粉中的糊精产生反应,使面条更加顺滑。水太热会使面粉中的微生物活性消失,不利于面粉的自然微发酵,水太凉的话,手会受不了。依云虽好,不适合中国面粉,而且主要太贵,有点甜的山泉即可。活的手法也有讲究,虽不必像《少林足球》中小燕子般太极手法,但也有套路才能保证面条的口感,跟着我一起做,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和面的同时活动身体,一举两得。和面时,加少许盐,可以破坏面粉的分子结构,使面条更加柔软。面多了搁点水,水多了搁点面,只要盆够大就行。面团和至表面微光滑,和好后有三个判断标准:面光,盆光,手光,三样都要没有多余的面疙瘩,然后用湿纱布盖好,让它自然发酵一会儿。
然后开始炒菜,鸡蛋要选取母鸡下的,因为公鸡不下蛋。西红柿要选82年的,那年风调雨顺,葡萄的收成最好,制成的拉菲价格不菲。西红柿也是,82年的糖份不高,内部沙瓤,做好的西红柿酱口感最好,做好之后,用勺子挖一勺放嘴里,不要马上吞下去,还要含一点空气,用西红柿酱漱一下口,让氧化后的西红柿酱与舌头的味蕾充分接触,你就会品尝到不一样的味道,酸酸甜甜,仔细品一下,还有花香和果香。82年的没有只能选前天刚在地里摘下来的。西红柿顶上用刀轻划一个十字,割开果皮,没有刀用两个礼拜没剪的指甲也可以(最好不要用脚指甲),小锅水烧开,西红柿进去烫20秒,捞出剥皮,划了十字更好剥,剥好后去蒂切小块备用,最好放在盘子里,西红柿汁就不会浪费。打三个鸡蛋,放点胡椒粉,把鸡蛋打散,炒鸡蛋的时候如果想吃大块的,就热油炒,煎熟后,翻面,划散,盛出备用。想吃小粒的鸡蛋,就凉油下锅,锅铲不停地搅拌,成型后盛出备用。热锅下油,放入葱姜蒜末爆香,放入西红柿翻炒,用锅铲把西红柿颗粒压碎,放入鸡蛋、盐、生抽、开水多放些,没过菜即可,翻匀后加盖小火熬煮,略粘稠后关火备用。
大锅做水,这时就要放纯净水了,不含任何杂质,可以保证面的原味。烧水的空挡就可以去擀面了。
拿个大案板,别跟我说A3那么大的就是你家的大案板了,要那种桌子一样大的。上面撒少许面粉抹匀,这样面团不容易粘到案板上,把醒好的面团倒在案板上,稍微揉一下,让面团表面更加光滑,面团压扁开始擀面,不要用比签字笔长不了多少的擀面杖,要跟大案板配套的,一人多高的那种。就一个字:擀,没擀过面都擀过泥巴,不用介绍,擀薄了为原则,擀成方的圆的都行,我见过擀成破洞牛仔裤样子的,都没关系,反正吃不出来。擀的时候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多撒面粉,这样不会粘,也可以用玉米面粉,更加不容易粘。二就很重要了,擀着擀着就会发现案板装不下了,有的人换到地板上去擀了(这种人多半已经被老婆打死了),有的人就会把面卷起来擀,一层一层卷在擀面杖上,还是记得要撒面粉,擀一下摊开,撒上面粉再卷起来擀一遍,周而复始,到了你可以接受的厚度,大约3-5mm时,把面皮按照10-13mm宽度一层层折叠起来,中间撒面粉,折的太宽了,菜刀不好切,折的太细,叠起来太厚菜刀切不断。然后按照5-10mm宽切面条,面切好水也开了(这就是流程的重要,一秒钟都不多余),把面条撒到锅里,用筷子打散,不能粘在一起,水开之后倒1/3大碗凉水,再开再倒1/3,再开把剩下的水倒完,这叫“点水”,点三次即可出锅,点水可以防止面条煮的太烂,没有爽滑的口感。
最后盛出面条,撒上西红柿打卤,可以再拿一把小青菜在锅里汆烫一下,然后视个人爱好放醋、辣椒,拌好上桌,可以佐以生蒜或者腌好的糖蒜。这碗面,红黄白绿四色,已让人食指大动,吃的时候要连吃带吸溜,吃完了再舀一碗面汤,原汤化原食!洗完碗收拾完桌子,泡一杯西湖龙井,磕一盘瓜子,可以悠悠的看电视或者在床上挺尸了。
做饭这种事情建议家里没人的时候悄悄做一次,掌握了就好,如果老是想表现,那以后做饭就都是你的事了,慎之慎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