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致良知感悟——以闻见之知的感知与德性之知的良知对举,而忽略理性之知的真知作用,这是不仅是阳明心学的逻辑缺陷,更是阳明心学认识论的范畴局限。
B:学好心学,要有真切为己之志,要信圣人。皮毛都没学到,就妄生许多意见。
A:心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
B:智有两种,一是形而上的智,用佛学术语说,就是空性智慧,或无分别智,当初翻译佛经是,为区别常用的智慧一词,特翻译为“般若”。一种就是形而下的智,就是通常说的聪明才智。现在很多人,不但缺空性智,就是形而下的智也缺的很多。不但是初学者,就是饱学之人有的也在胡说。
A:当年乃至后世,人们也曾这样评价阳明先生及其心学。阳明先生也曾这样评价佛老。
B:良知精明,就能自己印证自己的见地。一些博学之人之所以胡说,就是良知不明,不能觉察自己的对错。出于本心的是理,出于私心的就是意见。虽然意见有高下之分,但统归是意见。高明博学如朱子,都不脱意见,其他人可想而知。
A:当下的心学传播有个怪现象:一边赞赏阳明先生对先儒的质疑,一边反对后人对阳明的批评。
B:要学王阳明,就要虔诚,就要把王阳明当成圣人,当成天理的化身。虔诚之极,隐隐中能得圣人加持。如果不学王阳明,当然可以去批评,想怎么胡说都可以。
C:迷信,痴迷的相信,那是宗教,那是传销,那是保险,那是微商,那是鸡血,那是……
D:这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理性之知的真知作用”,才能继续探讨问题。
A:阳明先生学朱子也批评朱子,学佛老也批评佛老。
C:现在很多心学学人就是宗教迷信。
B:以自己的本心去印证。
C:那就是自己说自己已经证得,自己就是圣人咯!
A:师心自用恰是问题所在。
B:识得本心,就是象山说的“发明本心”。发明,发现、明白。明白本心后的修行,就是所谓的悟后起修了。明白本心,就是一个初步的觉悟。
D:是有一个节点的,过了这个节点,就明白道理了,然后就是顺着道理修心就好,并无止境。阳明先生看到一亩良田尚且动心需要静坐格物,何况我等凡人呢。识得本心和不识本心只是一个能否确立方向的问题,有了方向好用力,没有方向时发力会有很多浪费,但意志力都是要用的,否则难免退转。
E:阳明心学讲的、让人悟的是圣人之道,“开悟”、“悟道”也不是无所不能,如果忽略这个学问的独特内涵或界限,无论是深信还是质疑,都是有所偏颇的。
A:绝对不可以超越范畴,泛化心学。台湾的蔡仁厚先生在著作中就指出,不能把良知等泛化到一般认识论领域。可能有两种,一是为了修正自己或他人他说,一种是误读。我读蔡先生的《王阳明哲学》,一个最大的赞许,就是他比较明确心学的理论范畴,然后在特定的范畴内论证。
E:现在很多学习阳明心学的人把其说成无所不能。当然,有些是真信仰学习,有些是成功学一类。
A:我们质疑阳明先生也不是全盘否定。不能阳明先生质疑圣贤就摩拜,我们质疑阳明先生就反对。所以,阳明先生所做的,这正是我们该学的。鹅湖会讲,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佳话,正是因为彼此的尊重、质疑和参究。
E:正因为有不同才能推动发展,明代心学也正是在阳明甘泉的辩论中走向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