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爱情的想象,也都有自己对于爱情的体会。
从孩童懵懂,到耄耋白头,这种想象虽一以贯之,其间也可能会经过不少的变化和调整。
我从不曾否定爱情对于人类的重要,却一度怀疑它的必须,或者这么说,怀疑它的必然。直到现在,我也不能完全肯定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由此可见,我正是在经历着一次想象的调整。
只是,这种想象由何而来呢?
记得上次见到刚满五岁的小表弟,他还特别骄傲地告诉我,他已经有女朋友了!还强调说不止一个!幼儿园里同班的女同学几乎全都喜欢他!
说得我这个多年单身的大姐姐内心着实惭愧了许久。
当然,这种还显稚嫩的理解和表述,离我们现在谈论的主题还隔着很远。借此,我想说的只是,现在对爱情的宣传随处可见,有关爱情的话题似乎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再想想以前读过的那些传奇、故事和小说,不是没有反差的。看起来,“爱情”其实也存在于历史之中。
不过,此刻我不必追溯那么远,视界也无法放到那么宽。毕竟,我只是在写自己的故事。
是从哪里开始的呢?
凭借着目前可以捕捉到的记忆,我对爱情的认识和探知,似乎与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视剧有关。
故事情节是忘得差不多了。除了记得里面有个男演员长得挺帅之外,《相思树》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女主角背诵舒婷的那首《致橡树》了。
后来,是初中做摘抄作业的时候吧,才真的把这首诗找了出来,完完整整、仔仔细细地读上了许多遍。
一开始,什么也没理解,只觉得诗句朗朗上口,读起来就有一种力量。然后,就在网上查相关的鉴赏解析,加上时间流逝,自己反复琢磨,终于有了一番感受,对这种平等的爱情不免就心向往之。
姑不论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仅从诗句本身就可以反推出当时对爱情的一种普遍认知。即使是现在,在女权等众多主义的影响之下,我们的爱情观其实也还是一种传统。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爱情离不开依附,离不开奉献,离不开牺牲,若真离开了,那就不是爱情。
随之,就有了一系列的标准,来衡量什么是在乎,什么又是桎梏,或者,要用什么形式、到什么程度,才能证明我爱你比你爱我更多。
然后,爱情就有了很多的附属品,因而看起来是更为华丽和梦幻了。
我无法就如此武断,说哪种更好或就更不好。
实际上,我并无此种资格。每个人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去践行或者理解爱情。
至于我,舒婷诗中描画的这种“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的图景,也正是我理想中的一处风景。
——2018.2.8
于湘北某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