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是当今知名度最高,权威性最强的全球性奖励基金,旨在奖励在对全球科学,经济,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尤其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诺奖几乎成为一个科学家成功的金标准!截止去年,全球一共892位人士获得过此奖,其中物理学奖颁发了110余次。
我们知道物理学的顶级泰斗大师,无非是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人。伽利略和牛顿生活在几个世纪之前,那时候还没有诺奖。但是要说现代物理学最顶尖的物理学家,也无非就是爱因斯坦了!然而这样一个科学大牛,却只获得过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难不成诺奖不考虑贡献,只颁发给同一人仅一次奖吗?可事实并非如此,多次获得诺奖的科学家也有不少人,包括居里夫人,巴丁,鲍林等人。
在当代看来,但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可以获得多次诺奖。这就说明爱因斯坦的贡献完全可以获得多次奖。其实早在1905年,爱因斯坦就发表了《狭义相对论》,光电效应,质能方程等相关论文。这一年也称爱因斯坦奇迹年,因为这一年爱因斯坦创造了太多的科学成就了!《狭义相对论》发表初期,全世界几乎没有人看得懂,学界对这篇划时代论文保持了沉默,也就是像普朗克这种寥寥无几的物理大牛才看得懂!1916年,爱因斯坦又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可是学界依旧对这篇论文存有争议。直到1919年,日全食实验才用数据证明了广义相对论预言的时空弯曲现象。不仅如此,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还成功解释了困扰天文学家数年来的水星近日点的进动问题。其实到1920年,科学家普遍认可了相对论的正确性。
按道理来说,这么牛叉的理论应该立即俘获诺贝尔奖的橄榄枝。可事违人愿,从1910开始,此后连续四年的诺奖提名都涉及到狭义相对论,可是诺奖委员会总是以一句“理论尚被证实”来拒绝爱因斯坦。此后几年,相对论依旧被提名,甚至有人提出了日全食和水星进动的实验证据来声援相对论,可是诺奖委员会拒绝的理由依旧如故。直到1922年,科学群体实在看不下去了,普朗克甚至还说,如果再不颁给爱因斯坦诺奖,诺贝尔奖将失去威信和公正。
这时诺奖委员会开始担心了,毕竟普朗克是当时物理学界的权威。可诺奖还是很谨慎,颁给相对论风险太大了,毕竟这是一套推翻牛顿的全新理论。不颁给爱因斯坦,名义上过不去,但颁奖理由要是因为相对论也是有不少风险的,于是诺奖委员会就找到一个搪塞理由颁给了爱因斯坦。这就是早在1905年,爱因斯坦就提出来的光电效应。笔者的意思并不是说光电效应不是诺奖级别的成果,而是它对比相对论来说就逊色太多了。就这样相对论永远和诺奖再见了!
幸运地是,2017年的诺奖可算是间接地颁给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在引力波探测上有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而引力波恰恰就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预言。
滑稽地在于,相对论没有获诺奖,反倒是相对论的一个预言获得了诺奖,这也算是个可喜的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