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终于把自己喜欢的吉他买回来了FG830VN,较之我的那把,这把吉他是Yamaha非常经典的一款,据说是全球卖的最多的单板吉他,算算这是自己的第三把吉他了。
喜欢吉他还是在初三毕业的时候,受小崔他哥的影响,记得买的第一把吉他是一把红棉,我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冬儿”,那时候花了60多块,90年红棉品牌是国产中不错的品牌,只是企业没能坚持到现在。我就是用那把吉他学会了53121323,学会了最基本C调和弦,当时自己喜欢几首歌也能凑合的弹唱下来。
93年永定路玉泉东市场旁开了间叫“东之梦”的酒吧,在个夏天的夜班,我趁着酒劲,在那个酒吧的台上弹吉他唱了两首歌,唱的是“别哭我最爱的人”“用我一辈子去忘记”,当时用的酒吧主场歌手的吉他,忠印给我翻着谱子,现在想要不是喝了一定没有那个勇气,主要是水平太low,加上年轻也不嫌丢人。由于当时不知道怎么保养吉他,时间长了冬儿也慢慢的开始面板变形琴码开裂,03年算是寿终正寝了。
07年我到了5号线后又想起了吉他,遂又花三百多块在东四的知音万里琴行,买了吧国产的吉他,我们叫她知里吧,品牌不是很响亮,但在当时的价位也勉强算是把入门的吉他了。刚买了琴的那段时间经常弹练,可过了不到半年就厌倦了,琴也被我束之高阁一方就放了近十年,17年我又燃起了弹琴的欲望,可拿起吉他后发现之前我弹的最熟的曲子“梁祝”都忘记了,都说练习就是培养肌肉记忆,看来这些年我肌肉把记忆都忘光了。现在想这把琴陪我的时间最长,可我的技术还停在原来的水平,主要是没系统的学习和练习,会谈的还是那几个和弦,能唱还是那几首歌。
直到2020年,我仿佛是燃起了练琴的热情,总觉得自己的那把民谣琴不能满足我要求了,主要是它扫弦的声音太难听,以至于我只能用大拇指扫弦,用两个手指扫都特别刺耳,更不用说用拨片了。
自己总想着能在夜晚的大街上,给路人弹唱一曲,有了这个梦想后就更想换把民谣琴了,换把雅马哈的,随即就把FG830和LL16这两把琴放在收藏夹里,等着自己心头一热再买回来,有两次促销都打了九五折可还是舍不得,面单将近三千块全单更是近六千块,总觉得还是有点贵舍不得买,又觉得自己水平配不上这么贵的吉他。现在想来相对于电子产品,一把几千块的吉他不能算贵,说起来也算是个工艺品呢,而且好歹用十几年不成问题。
春节后,几次趁着酒意觉得自己水平有所上升,换琴的想法就呼之欲出,恰巧闲鱼上碰到了小孩,新买了把830,几乎没怎么弹现在想转出去,我就捡了个漏,和这把琴也算是缘份。
拿回来调好了音一弹,马上就惊了,高音响亮延音长,低音温暖共振好,这声音太好听了。弦距低琴颈顺滑手感太好了。看来一分钱就是一份货,我之前的拿把只能算是烧火棍,不过也陪伴我十多年该歇歇了。
男人都喜新厌旧,新琴拿起来就爱不释手了,每天都想摸摸它,每天都得拨弄会儿,希望再这把琴的陪伴下,我尽快把技艺练好,好去实现我路演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