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会想到离开校园后的生活,会想到在校园里的伙伴一起度过的那段日子。细细数着离别的日子,就多了一层的忧伤。
高三毕业填志愿那会儿,袁小金问我去哪儿读。我说,去武汉吧。于是就要在武汉这座不小的城市里至少生活三年,炎热与拥挤,是这座城市最大的特点。大一对很多人物和事物都感到新奇,开始学着怎样和人交际,发现交际圈越来越大,能说心里话的朋友却还是只有那么两个。周末和高中同学去玩不要门票的景点,有时有个难得空闲的周末也会约上袁小金一起去黄州或者鄂州看看老同学。和同学聊的更多的是大学生活,或者八卦谁开始谈恋爱了。这或许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刻,不熟悉的场景里有着熟悉的感情和当年一起走过三年的好友。
大一下学期,开始找很多个兼职,可是做过的兼职次数却是屈指可数。我开始在学生会里忙碌起来,经常受到团学书记的批评,却依旧在下一场活动里出现我的身影。去年的六月,团学换届大会上,邱同学竞选团总支副书记,在台上深情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讲着讲着就泪流满面。可能她真的为这个集体付出很多,所以有那么多痛彻心扉的言语。而我决定在这个集体里留下来的原因是为了欣赏更多更美的风景,为了要一件事情有始有终。今年团学换届大会的那天晚上,任远学长也到场了,作为上一届的学生副书记,在最后发言说到,我刚上大学那会儿就只是想租间房子养条狗,再找个女朋友,可是最后一件都没有做成。真的是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给了团学,自己的时间很少,可是得到的却是其他同学没有的经验。
九点半结束换届大会后,我们几个女生和学长坐在情人坡的草坪上,喝着可乐,聊着自己的困惑,当前的学习和不久后的工作。学长说,很多事情发生后都会和想象中的形成落差,可是你还是需要不断鼓励自己再努力一点地去做好,不辜负自己,不让自己遗憾。也许这就是青春里的成长吧,不放弃不妥协。十点之后,我们起身返回寝室,学长连说了三声加油转身而去,我看着学长远走的背影,只觉得很凄凉。不知何时才会再碰到这位浑身是力量,内心却细腻的学长了。我还是宁愿相信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大二上学期,加了几十个兼职群,几乎每个周末都在做兼职,认识了很多充满正能量的女孩,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鲁巷广场做促销的那时。翁盼是我认识的伙伴之一,一个热情洋溢的女孩。她比我提前一个小时开始工作,见到我来了,就会立刻过来,说上一句:你来啦,中午一起吃饭啊。她总是在超市里寻找各种可尝的食品,会端来两杯酸奶或者咖啡,然后递给我一杯。她是促销面包粉,一到超市就开始做一盘面包,她让我做第一个品尝者,我说好啊,尝尝你的手艺。可是每次在一盘面包刚做好的时刻,就会被顾客瓜分完毕。从始至终,都没能成为她的第一品尝者。在一起吃饭时,翁盼和我提到以后不做促销了也要约出来吃个饭聊聊天,她说会来找我。事实上,后来我们都没有继续做下去,她也没有找过我。可能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忘了对方长什么样,下一次在街头撞见时,也不会有多么惊喜。不过偶尔怀念起曾经有那么一个人和我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我做着相似的事情,就好像不会感到那么孤单了。
时隔今日,我还是会在心情好的时候叫上袁小金一起吃饭,对着她倾诉我遇到一些什么样的人,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我说我此刻在图书馆,现在去二食堂那边接你。可是在她已经到图书馆门口时,我才从图书馆出来。她嫌我做事慢,常常对着我骂:你这个小贱人。可是我还是会笑着问她,你想吃什么。和她一起度过了五年时光,闹过无数次嘴却从未吵过架。前段时间,袁小金告诉我,她在公交车上晕倒了,不醒人事,有位好心人把她扶下车,使她靠在站牌边上。她笑着跟我说,我还以为我要死了呢。如果是从前,我一定会拌嘴,死了就死了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可是最后我还是说,没事,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五年里,发生了很多美好的故事,这也许会成为我一辈子的回忆。
不可复制的青春里,大家都在上演着一出出精彩动人的故事。只愿多年后出现在我青春里的人物,还能像当年那样,热情接待与温暖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