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当户对的婚姻才长久
门当户对考察的是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情况、职业相当。
好的婚姻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01
小A与小B是在大学期间相爱的。小A家境殷实、优越感强,而小B则来自于偏远地区的农民家庭,家境一般,朴实、上进,但一方向不可避免的有些自卑,又有些自大。
理所当然的,小A家对这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是持反对态度的。虽然小A明白父母的阅历有自己抵达不了的地方,但纯粹真挚的爱使她相信会有美好的明天。
结婚后,小A和小B感情很好,白手起家,一起努力打天下。几年后,房子车子票子都有了。小A做了全职太太,小B则升职了。
小A对小B家也挺好的,虽然是刀子嘴但却是豆腐心,给婆家一大笔钱,让他们买了房子,但有时也会势强的吵嚷几句。终于在一次大吵后,小B压抑已久的自尊心爆发了,虽然当时小B没说什么。
不久的不久,小B出轨了。
一边是凤凰男翻身以后的得瑟,一边是痴情女残败以后的绝望。
爱情是神圣纯粹的,但婚姻没有纯粹二字,黑与白之间尚有十几层深浅不同的灰色。
爱情是纯洁无暇、单单纯纯的,两个人在一起就只有爱与不爱的区别。而婚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是经济、繁衍、爱情三种动机的结合。婚姻不仅是选择了一个人,更是选择了这个人背后的家庭、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经济条件、家庭成员的性格、、生活习惯、、爱好、价值观等等。
02
曾看过一则笑话:
老婆:老公,为什么婚后的你对我不象谈恋爱时,那么温柔呢?
老公:因为你这条鱼已经被我用鱼饵钓上来了呀。
老婆:那你没养过金鱼吗?
老公:养了,因为太难养了,就送给我家喵星人大餐了。
虽然是一则笑话,但也透露了一个现实:激情和浪漫会随着时间而冷却。
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在一个家庭一代一代沿袭或演化下来的,即使周围的环境有变化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结婚后,更多更多的生活淹没在冗杂日常中。并不是努力迁就对方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就可以了的,时间久了,会心累,最终互相厌弃。三观不合、磕磕绊绊迟早会把曾经的爱情消磨掉,争吵注定成为常态,日子注定为七零八碎。
从单身月光族变成已婚存款族,甚至变成还贷族,这是婚姻需要面对的最严峻考验。就这样,婚姻从快乐幸福开始,过上个三年五载,当激情褪去,日子被柴米油盐消磨得一地鸡毛,彼此怨怼,满地黄花、憔悴不堪。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似乎是一种很流利的说法。钱钟书也说:婚姻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03
印度学者古普塔访问了印度西北部城市斋浦尔的50对夫妻,发现由爱情结合的夫妻婚后5年,彼此爱的情感开始不断地减少;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由父母安排的门当户对而结合的夫妻,开始爱情水平并不高,但他们的感情会慢慢增加,5年后大大地超过了因爱情而结合的夫妻们。
究其原因:男女双方家庭如果有相近的生活习惯,对现实事物的看法相近,生活中才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才会有共同的快乐,才会保持更长久的彼此欣赏,也才会使婚姻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大学毕业后,年青人虽然都选择了在外地就业,父母们还是央人托己的在老家附近的家庭中选择未来的儿媳、女婿,双方家庭知根知底的,须熟知对方父母的人品、价值观,双方的社会资源、地位、收入、学识、视野,甚至顔值都是对等的。这样才放心地把孩子交出去。也就是这个道理。
多年恋爱、一朝离婚的原因主要就是生活理念的差异,当家务活取代了约会,油盐酱醋取代了烛光晚餐,总会有意思不到的分歧。听起来鸡毛蒜皮,却可能触及对方的底线。
史尚宽先生认为:共同生活一般为精神的生活共同(互相亲爱、精神的结合)、性的生活共同(肉的结合)及经济的生活共同(家计共有)。
寻常日子里更多的是琐碎小事,冲突、吵架、冷战是无法避免的,要紧的是把每次冲突化为成长经验,开放个人的心胸,彼此懂得珍惜、学会包容、互相体谅,才能化解一切。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唐晶清醒冷静地点明婚姻的实质:两个人在一起,进步快的那个人总会甩掉那个原地踏步的人。
婚姻需要经营。婚姻家庭是爱情的花圃,花圃要有足够的空间来成长,惟有努力的灌溉、充分的准备、耐心的等待,早晚劳苦才会有成果。
精神上的门当户对,是要懂得互相尊重和欣赏,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