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如果不会烧菜,那就去读菜谱;如果总是跟人闹别扭,那就去读与沟通相关的书;如果买不起房,那可以去创业,同时读读《如何经营一家饭店》《做好市场》《怎样服务好客户》……,有些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者提升能力,我们称之为“致用类阅读”。所以,读书之前应该先确认自己的目的,然后选择不同的书,并使用不同的读法。比如,致用类图书就不用在乎是否读完,是否理清了作者逻辑、知识脉络,而应该拆为己用,联系个人经验加以运用。(至于原书的体系,并不重要。致用类阅读的关键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I:读书学习是补缺自己的一种方式,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不足的时候带给自己成长的一种途径。
1、 明确自己当下的需求,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知识来补缺;
2、补缺的过程中,重点在于需求的部分,解决当下问题的部分,在于实践应用,而不是逻辑的部分。
A1:2016年10月的时候,参加了教练技术一二阶段的培训,目的之一是要学习一些我们在日常培训中不常见到的培训项目,花了很大的精力,得出的结论是教练技术培训项目不适合企业团队的培训,学习以失败告终。今天在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发现不是这样,当时的学习重点放在了课程背后的逻辑设计上,而没有很多的关注某一个培训项目带给我们的帮助,草草的下了结论。
A2:目标:一个月的时间开发三个体验式培训项目
行动:每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读教练技术相关书籍和培训资料各一套,记录培训要点、知识节点和分享内容。
R 原文片段2
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供接收的信息量空前泛滥,但能否真正地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是在于学习者自己:第一,是否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可以拆为己用,可以处理信息,可以解决问题。归根结底,是否能够达到知行合一。第二,是否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反求诸己,可以触类旁通,可以举一反三。是否可以不断升级,最终成为专家。拆书法是锻炼成人学习(或者说自我导向的学习)的有效工具。本书的目标是通过掌握拆书法,全面提升成人学习能力、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I】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习的途径太多,而我们离不开的手机又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阅读的通道。其实学习是考量我们过滤信息和转化信息的能力,要把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理想的状态是,做到知行合一。
【A1】我自己每天看手机的时间超过了4个小时,浏览网上的各种信息,但发现这些信息对自己有用的真是太少了,即时碰到有价值的信息,能用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就更少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没有去做区分,没有能够和自己的知识体系融合起来,更没有在实践当中运用起来。
【A2】目标:每天花在手机浏览各种信息的时间低于两小时
行动:
1、浏览微信朋友圈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关注好友的动态即可;
2、用早中晚的空余时间浏览网页,先做区分,拒绝阅读和自己无关的信息,尤其是八卦。
3、每天花30分钟的时间阅读和自己工作相关的纸质书籍,并用于实践中。
R 原文片段3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用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场景。拆书法分为供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供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通过运用“便签学习法”,让人读一本致用类图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依靠“RIA现场学习”由拆书家将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培训,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以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I】通过第一次的学习,初步的了解了拆书帮和便签学习法,也尝试着用RIA学习法来完成作业,其实还是感受到了压力,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之前学习的不足,学的少,做的少,感觉式感受式的学习。
【A1】目标:掌握RIA拆书学习法
【A2】行动:
1、 认真完成作业;
2、 和辅导教练多沟通,请辅导教练多指导。
R 原文片段4
读书难,因为没时间、没精力,因为看不懂,因为看不下去。所以,职场人若想更好地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能力,就需要先装备更对症的学习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应具备如下特征:第一,不会成为新的生存负载:不像读书会要求读完全书,不像MBA要求通过考试,甚至不要求用大块时间,用零碎时间即可完成。就好像设计精良的现场培训一样,轻松,愉快,有效。第二,自我导向,也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书或老师为中心。第三,致力于内化和应用知识,实现能力提升和行为改变,而不是致力于理解和记忆知识。拆书法通过简单、轻松、有效的阅读帮助你提升能力。你不需要通读全书,只要阅读时应用便签法,或参加拆书帮现场学习,按照拆书家的引导来反思经验、规划应用或现场演练,就可以把书中知识拆为己用。如果学习者缺乏内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不能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那么解决没时间、没精力、看不懂、记不住、看不下去等问题也没有多大意义。从任意一本30元左右的致用类图书中,你可以得到与一场3万元的培训课同等的价值。如果感兴趣,你可以成为能够带领别人学习的拆书家,轻松把一本书加工成同主题的现场学习。你为学习者带来的学习效果将不亚于同主题的资深培训师。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
【I】怎么样能够解决当下读书遇到的各种困难,一直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或者工具。拆书法就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他改变了我们传统读书的一些观念:1、读全书;2、读书中心由书或者老师变为学习者;3、从读书到学以致用的跨越。
【A1】这几年买了不少书,但读下来的很少,每次拿起书,都是从第一页读起,越读越累,越读越没有兴趣,干脆不读了。一直认为是年龄和工作生活影响了读书,其实是缺乏有效的读书方法。
【A2】目标:读一本书《互联网+》
行动:1、放下前面理论陈诉的部分不读,先读创业者们的案例分享;
2、 用RIA读书法做记录;
3、案例寻求理论知识的解读,寻找自己可用的知识点。
R 原文片段5
诺尔斯等教育学家的研究发现,发现对成人学习者来说最重要的学习过程叫作 Appropriation。作为教育学专业术语,Appropriation常常译作“内化”,其实词源上的意思是“挪用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们干脆译作“拆为己用”。这个过程中通常包括学习者激活和反思了过往的经验,设想和规划了未来的行动,以及现场的技能演练。
总而言之,学习者参加精心设计的现场学习(如培训)之所以比自己读书更有效,关键在于有些因素促进了学习者的拆为己用。A1(反思经验) X=A(拆为己用)={A2(规划应用)A3(现场演练)
【I】成年人学习的重要之处在于能有多少内容“内化”,也就是把学习的间接经验变为自己的直接经验,拆为己用。在这个过程中,有“法”可依会让学习变得更加有效。
【A1】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我试图通过格式化的手册来培训我的同事,以达到一个坑一个萝卜的效果,但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内化并不理想。通常我们先做的是反思经验,然后就直接到了现场演练,缺乏了拆为己用的环节。
【A2】目标:学习培训教练手册
行动:1、和大家分享拆书学习法的相关知识;
2、按照A1A2A3的顺序重新学习教练手册。
R 原文片段6
初级学习者的特征把书本当作权威,认为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从所呈现的材料中找出正确的答案。认同“知识改变命运”,认为学习的目标在于通过考试,学习的成果在于拿到证书。把浏览知识的数量当作学习的收获,视各种知识大赛的获奖者为偶像,认为每年阅读大量图书且都能记住的是牛人把读书当成一件高尚的事、纯粹的事、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事。所以不太瞧得起跟致用有关的书,唾弃“有些书不需要从头到尾读”“让书为我所用”的提醒,一律斥之为“太功利”。在工作很多年后仍然提起自己的大学多么一流,因为自己引以为豪的“学习能力”在职场中和生活中并没有什么用。在发现学习效果不好时,指责老师讲得太浅,书写得太差,译文翻译得太差。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难以解决时,抱怨学历不够高,睡觉和起床不够早,看手机时间太多…
初级学习者可以参与拆书帮现场学习,在拆书家的主持和引导下,有效地学习致用类图书。
【I】读书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读书是自我成长,是要转化为成果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A1】我曾经有个同事,很爱读书,读书的速度也很快,知识储备很足。书的作者出版社书里的内容很多都能复述。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只能和相熟的个别人来进行流畅有序的分享交流,是个典型的考试型选手,读书的价值体现的不高。
【A2】目标:读书,读能用的书,读会用的书
行动:把已有的知识在实践中尝试的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