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爱着你的人,不会令你失望。他们会感受到你喜怒哀乐中的细枝末节,会在你陷入危机或者心死的时候,托起你而不是推开你。看着桌上放着的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十六岁的夏天》,这样想到。
单单提到伊丽莎白斯特劳特,你大概会感到陌生,但是如若提及《奥利芙基特里奇》恐怕很多人不会陌生,尤其是喜爱看英剧的人。
《奥利芙基特里奇》是我们得以熟悉斯特劳特的作品,这本书里记录了小镇上很多人藏在门背后的故事或者华袍底下的虱子,记录了基特里奇女士的半生。书中有细腻的心理描写,不乏对一个人生活直击要害的敲击。文字上简洁,情绪上克制。往往,克制的情绪最容易迸发强烈的情感。
这本《十六岁的夏天》是作者的长篇处女作,如果你有可能因为这个看起来纤弱的书名而忽略这本书,那不是你的错。然而当你打开这本书后,欲罢不能又变成理所当然。
这本书的内容是关于成长、原生家庭、友谊、爱情、家庭关系的综合体。故事起于冬末春初,结束在一个夏天的末梢。一旦故事用上“后来”,你就知道从此过上了进入轨道的生活,不再犹豫。
作为长篇小说处女作,这本书已经显示出斯特劳特的行文掌控能力,书中会在不经意中埋下一个个伏笔,然后随着故事的推进,将答案开诚布公地坦露出来。这种出其不意,若没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将无法驾驭,也无法自圆其说。
另外这本书的出彩之处在于细腻的心理描写,女儿艾米和母亲伊莎贝尔之间相处的剑拔弩张,通过两人或细微或恶狠狠或关切的心理描写,将单亲家庭里母亲和女儿之间有时疏离有时亲密,骨子里彼此深爱但不会通过语言表明的情感矛盾也好,彼此依恋也好,写得淋漓尽致。
和《奥丽芙基特里奇》一样,《十六岁的夏天》中的背景依旧是小镇,围绕着小镇上典型性人物的生活展开讲述。当然,人不可能活在真空里,她身边会有各色各样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轨迹,不同的长相,不同的秘密。作者并没有刻意凸显中心人物的过人之处,反而不留情面地挖了进去,挖到心里的阴暗处,就像拿着手术刀,小心翼翼地留着活口,但是淌着血的伤口呢,就让它敞开着。其后再通过细密的针脚将伤口一一缝合,看得人终于松了口气。
爱情线里,对于艾米和数学老师的恋情,作者没有吝啬笔墨,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情窦初开的十六岁女孩之间,会存在真正的爱情吗?作者通过数学老师后来和伊莎贝尔的对话里的一句话就给出了答案,你的女儿不像你想的那样单纯,她是熟练的。情窦初开的女孩子将对爱情的憧憬一股脑儿扑在这位老师身上,她不得不幻想关于他们之间不存在的“未来”。她的幻想里给对方留了很多理由和借口,都是以爱护自己为目的,出于爱。我们不能责难这个女孩,她的世界里还只有非黑即白。
而这也是在家庭教育里需要深思的状况,父母都想给孩子营造一种纯粹的世界,隐藏可能会遇到的“人生危险”,忘了或者不接受孩子会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以自己想不到的方式悄悄成长,哪怕以头破血流为代价。
伊莎贝尔本人呢?她暗恋自己的上司,在她的幻想里,自己和这个男人之间存在不用道破的默契。而她的心思,女儿也看在眼里,虽然带着些许不屑和困惑。可能孩子们会忘了父母也是人,也有活生生的七情六欲。或者是孩子们不懂,是啊,不懂。因为关于爱情的种种,不是靠着年龄增长就可以洞悉的。有些悄无声息的动情,不需要惊心动魄就可以销声匿迹。伊莎贝尔对上司的情感,其间的幻想、期待,在斯特劳特细腻的笔触中一次又一次潮涨潮落,对情感拿捏有度又别具韵味。然而作者在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中,并不见功力,只见情感的自然流露。
后来伊莎贝尔和艾米分别走出不属于自己的情感线,朝着更开阔的世界大踏步跨进去,梦总是会醒的,哪怕你知道对方并不爱你这个真相时有痛苦发生。
关于生活本身,作者并没有着力笔墨而是素写,比如一个单亲母亲如何养大了自己的孩子并在这个陌生的小镇上扎根。你看到的是伊莎贝尔对上司的情感依托仿佛是一种寄托,期待有一个人能够走进她的生活,和她一同面对,不再窘迫,不再用力过度。
友谊方面,作者通过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三个女人的心理变化,通过其中一个女人的“幻想”而使三个人站在同一个联盟:她如此清晰地看见了一种理解,很久以来,这个念头第一次划过了她的脑海,我有了个朋友。她们各有各的忧患,但是在站队的时候,就是我相信你就站在你这边,一同抵抗对岸。这样孩子般简单又直接的方式,符合我们对友谊的定义。
这一切,在斯特劳特内敛而克制的文字中鲜活着。日常生活里的暗潮涌动也好,情感爆发之处也罢,既能放也可收。记得上一次我对内敛的书写特别有感触的书除了斯特劳特的《奥利芙基特里奇》,还有《外出偷马》,一位男性作家佩尔帕特森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