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尽脑汁的写文字,却写不出什么可以感动别人的句子,仅仅只能感动自己,这样的文字也就只能是算是句子。
我不止一次的告诉自己要奋斗、要继续奋斗,却被一次次的抖音、视频等打趴下,以后的路很长,我要是这样一直下去,那该多可怕。
曾我也以为我可以在社会上混的风生水起,可以在鱼龙混杂的斑斓人生中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奈何命运由天不由人。不是一次的被现实告诫,不是一次的世俗打趴。
我一个兄弟过年跟我说,他继续在奋斗三年,也就只是三年,从18岁开始在外打拼,整整十年了,一无所获,累了,想安稳过下去。进个厂,混个小领导,老死在厂里……讲真的,我想过一样的生活,或许那也是我最后的归宿。
一次一次只是不能说服自己罢了。上学十几年,用古代的话说叫十余年寒窗苦读,用现在话讲叫读书使人进步,我不忍心让自己的十余年时光白费,也不愿父母在亲戚朋友面前低头。在农村,对孩子有没有出息的评判标准就是:一年能拿回多少钱给家里。18年,我一分钱没有拿回家,在外面人五人六的一年,到头来一场空,一切是那么无奈,无奈的却是那么贴近生活。
在一次出差的路上,听到乘客说国家政策,我不屑一顾,但几句话下来,打破了内心的平静:国家就是需要让基层人忙忙碌碌,却不赚钱,有钱了,生活富足了谁还勤勤恳恳工作呀,这样基层人才会说去闹事情,社会才能稳固,毕竟基层人才是社会的主体……我就是基层人吧,我一定是基层人。
生活还是要继续的,生存是必然要维持的,钱,不过是生活的必要品,生活才是主体,生存才是主导。
穷人四大优势之一就是哪里都没有家,同样,哪里都是家。何尝不是这样一个道理,我在哪都可以生存,那么在这个地方还有什么可以害怕的呢?
现在社会,缺的仅仅是沉下心做事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