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 星期一 阴雨
今天早课说到爸爸要让孩子有畏惧感,在一个家庭中爸爸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男孩子更加要有爸爸的陪伴,严父慈母是一个家庭的调剂剂,自从爸爸规定了目标成绩后,两个宝贝都各自努力着,哥哥也越来越用功,要不家规伺候,没有偏心可言。
今天新的一周,周天补课,差点忘了今天周一,周一孩子是要穿班服去升国旗的。早上起来小清照读10分钟经典,把唐诗三百首重新读。现在每天起床就用音频给他听。坚持每天消化一首。
最近变着法的弄一些东西给小妞吃。上周做的肉松每天带去托管给她吃,配着稀饭也是挺好的,昨天做的活冻,带了2杯去托管,妹妹很疼哥哥,留一杯给哥哥,这点是很棒的,有些孩子看到喜欢的不懂的分享,这种就会养成自私的性格。
早课内容:
养不教父之过,为什么我们经常要父严母慈?妈妈这个角色不能太严厉,否则小孩子就会怕她,不敢跟她讲话,而爸爸,一定要让孩子有畏惧感。
在家庭里面父母各正其位,有一个会怕一些,另一个会随意一些。但是现在很多爸爸不是这样想,他们担心太严厉,孩子会记恨。爸爸一严,孩子感激都来不及。
现在的人想法很奇怪,因为没有读《易经》,主张扶阳抑阴。震卦有四个阳爻两个阴爻。这两个阳爻是很厉害的,谁是卦主?
在家庭父亲打我们,我们会怕他,母亲也会打我们,但是我们会更亲近她一些。
初九的爻辞:"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为什么讲吉?虽然是卦主,也不能保证可以全部带好,一开始就要遵照主旨来做。
刚开始人人感觉到震,如果初九不在意,越震越怕的时候就来不及了,人一定要谨慎小心,一刻都不能大意。
爻辞里面只讲吉祥,没有讲亨通,就看我们能否及时应变。靠平时的认知行为,靠我们平时有没有养成好习惯?有没有时刻根据不同情境修炼我们自己?
对人生、未来、宇宙保持恐惧,随时修炼自己,随时反省、修德,所以,后笑言哑哑,综合考虑危险,当然可以笑言哑哑。如果整体提心吊胆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社会上稍微有智慧的人,对很多事情都要保持敬畏、恭敬和反省心。
碰到贵人,对自己善意提醒的人还是要反省一下。子栋老师之前邀请王忠胜老师来给我们看舌诊,是有技术含量的。
小孩子在吃饭过程中吃东西等生活习惯,身体总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沚渝妈妈学习了舌诊后,通过舌诊和饮食搭配现在体质也有了更好的提升。
昨天我还在跟老婆说如果您能更早地学习舌诊,我父亲的寿命可能会延长一些。过世前也有给她看舌头,舌头的症状看起来令人很不舒服,当时我老婆判断需要滋阴,开了一些药材,自己在家里熬着喝,可是因为我父亲这个人在这方面比较不配合,比较古板,意思是说人的命天注定,不要太在意。所以没有太多的配合,最后还是离开了我们。‘
所以我们要有所恐惧,不断修习,甚至可以救别人的命。我很佩服我老婆,在学习中医这一块很上心,很有心得。判断处理的症状拿捏得也比较到位,经常给予同事、朋友指点。加上经常听贺老师的《黄帝内经》课程,对生活的指导特别有用。我们育心家人早睡早起特别好,听养生课程可以助人助己。
时时防备就不会恐慌,心中有数就可以给我们带来福分。
《象》曰: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日本就是经常遭遇地震,所以有备无患。
小孩子都会有问题,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处理。昨天和孩子谈话还在说家庭教育指导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毕业呢?把你调理好了我就可以毕业了。小孩子是上天派来成就我们的小天使。
读了易经我们就会知道,天下大事都是有卦象的,不断修正我们的言行,恐惧有先生。对身体提前做出判断,让我们少生病,尽量不生病,说不定还能帮助别人。我们学《诗经》可以让我们变得优雅,学《道德经》可以让我们变得智慧。腹有诗书气自华。
"六二"爻辞的"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大自然面前有时候我们无能为力,但是我们尽量保命要紧。平时当我们的身体为我们发出警报的时候我们就要赶快调理。感到不舒服其实是身体给我们发出警报,我们要马上调理,如果不调理,日积月累会出大问题。
九陵是指深山,黄金在保险柜里我们有没时间拿了。勿逐,七日得,说遭难持续时间不会太久,等地震过后再去拿。危险来临的时候才知道生命第一;安定的时候想着金钱第一,这就是人性。没有经历大的波折、大变动的时候,很多人平时都是忙于赚钱,奔波在途。不懂得保养自己的身体,不懂得拿出时间和孩子和爱人共处幸福时光。等出现大变动的时候才幡然醒悟,觉得亏欠了家庭。相处的时光太少了,这个时候醒悟的往往是精神层面。
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眚指灾祸。一个人能够慎行就没有遭难。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要反省多次,就不会有大的忧患。孔子也经常讲仁者无敌,六三没办法担任大任。现在还不行,因为历练还不够,位置还没站稳,随时会被替换掉,太子只有在继承大统的时候才正位。还要看才德够不够,这就是震苏苏,内心有戒备。
清朝康熙很早就立了太子,但是太子就变成了大家共同打击的对象,太子后来发生了很多错事,让康熙不能容忍,最后太子被废,最后看上了四阿哥雍正,最后传位给了雍正。当然,野史有说雍正的皇位来得不够正当。恐惧修身,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
九四:“震遂泥”。最坏的时候也能变好,所以要随时保持好的心态。太子还未继位,老皇帝随时可以换掉他,记住要未光也。遭遇困难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
皇帝也会让太子去办很多事情。康熙在让雍正继位前,雍正身边有个谋士,当时对太子之位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八阿哥,明面上势力很强大,四阿哥也很想要去拼,谋士跟他讲,不争才是最大的争。雍正听后就没有在明面上去和别人抢夺,而是静心为皇帝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让康熙看到他的能力,从而欣赏他。所以当时康熙派他出去处理朝廷要事,让他下去整顿吏治,雍正也没有辜负康熙的希望,把事情办理得井井有条,龙颜大悦。
我们现在动不动就比孩子、车子、房子,最后把自己炫耀得找不到北,别人都很清晰。最近有一部电视剧《小舍得》,讲家风家道的,有两个姐妹,一个物质条件差一些,另一个物质条件好一些,但是笑到最后的通常都不是之前大家所看好的那一个。
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心,让我们的心先稳住,不断学习,进步。在德行上不断修炼,相信最终会有好结果。
六五"爻辞的"震往来厉,意无丧,有事"。太子上位后老皇帝非死即老,历史上做太上皇的很少,一般是老皇帝过世了新皇帝登基。
李渊成为太上皇,乾隆也很长寿,这些人都是修养很好的人,最终笑到最后。只要一切合理,再难的事情都可以过去。
"上六"爻辞的"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索索,是指不能前行,当一个人内心不安的时候,眼睛会不断东张西望。这个时候,再往前走的话就会凶,好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才知道要如何走下去。躬指自己,还没有震到自己,但是已经开始在附近产生了。
为什么会无咎呢?太子继位后最担心老臣,小时候被老臣教训过,老臣会采取措施试探新皇帝,新皇帝不要乱动,要从新变动出发,采取合适的方式处理。做错了就会婚媾,有言。宜静不宜动。刘恒当皇帝,最有资格的人,可是天上掉馅饼砸在他头上,在众多大臣的推举下出来当皇帝,所以在进京城之前,派了他舅舅去打探消息真伪。确信消息可靠才出发京城。
身边的大臣非常清醒,跟他说如果是公事,就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如果是私事,天子没有私事。如果皇帝借一步说话就会落下话柄,而是说天子没有私事,有公事的话就当着大家的面说清楚。大家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新皇帝的高明。
昨天我对《大学》、《中庸》里面的一句话很有感触,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会发现确实是如此。让我们的孩子从小亲近经典,诵读经典,让经典在孩子心里面深根,至于什么时候开花、结果就要看孩子自己的感悟。最后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呈现,我们不用担心孩子不懂,经常会听别人说孩子太小,读易经能懂吗?我们现在这么大了,对这些经典我们多半也是不懂,就是因为不懂才要多学习,以前没有学过,现在就要抓紧学习。
秀才学医,笼中抓鸡。当然很容易了。
思考题:我们如何才能临危不惧?或者说我们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做到临危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