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冥读写跑——改变从行动开始

前几天介绍了《认知觉醒》第七章:情绪力——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让大家了解了如何调整情绪,通过多个角度观察世界,更加客观、理性地对待人和事,避免各种偏差。

今天给大家介绍这本书的第八章:早冥读写跑,人生五件套——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

这是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给我们推荐了五条走向成长的途径:早起、冥想、读书、写作、运动。

一、早起

作者周岭是读了日本作家中岛孝志的《4点起床: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在这本书的启发之下决定早起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和适应,已经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每天不用闹钟就能自然醒来。有时5点,有时4点半,最早4点,通常不晚于5点半。

相比每天7点左右起床,利用这多出的两个小时,他有时间坚持每天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罗列全天的工作,合理安排时间,增强了工作的计划性和预见性;起床后有了固定的跑步时间,有了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每天做一些反思,梳理一些思想,可以很好地提升自己;读书或写作,甚至把一些困难的工作安排在上午进行,在很轻松的状态下做一些超前或拓展性的工作。

作者也给我们提了一些早起的注意事项,包括:初期会有一个相对痛苦的适应期;循序渐进,难度匹配;按状态起床,状态优于时间;中午需要休息一次以及提前做好准备等。

二、冥想


提到冥想,我们可能不由自主地就和修行联系了起来,甚至会在脑海中浮现出老和尚盘腿打坐的镜头。

其实,在这本书中,作者给我们推荐的冥想不是这样的,是普通人也能轻易做得到的:

闭眼静坐,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每天坚持15分钟以上……仅此而已。坚持这种练习,能够帮助我们养成专注的习惯,久而久之,专注就会变成我们无意识的行为,即使在不做冥想的时候,我们也能自动抑制思维离散,控制涣散的精神。

三、阅读


作者指出,读书要先学会选书。要立足于自己的需求,问绕自己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读起来感到有一点点难但又刚好能读懂的书,就可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同时能够激励我们继续读下去。

此外,作者还建议,在阅读的同时,就要力图采用书中的内容改变自己。因此,阅读只是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以及思考之后的改变才是真正重要的。而读过书之后,使自己发生了转变,还输出了一些东西,比如写出了一篇文章等,就相当于把书的价值放大了若干倍。

四、写作


作者指出:一个人想要真正成长,一定要学会写作,只读不写的学习是不完整和低效的。关于写作,作者给出了两个技巧。

第一个是“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也就是无论学习什么东西,都要努力琢磨它们的实际意义究竟是什么,然后用简洁形象的话语表达出来,最好让外行人也能听得懂。

第二个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只有我们能够使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所学知识,才表明我们真正学懂了,才有可能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将零散的知识信息编织成紧密的体系和网络,甚至创造新的认知。

五、运动


作者的观点是:灵魂想要走得远,身体必须在路上。

为此,他建议我们,适度的有氧运动结合复杂运动,每天活动半小时。在运动后的1-2小时内做一些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如阅读、解题、背记、写作、编程,等等,或是一些需要复杂技巧的体力活动,诸如舞蹈、钢琴,以及参加不同以往的社交活动,就可以让运动中新生出的神经元受到刺激,达到既健身又健脑的效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