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的兵荒马乱流离失所很适合在这里待着。
很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的习惯,在家基本干不了什么正事,必须去外面。
比如上学的时候,每次周末或者晚自修以后还要背很多书回去,自以为回去回看……而且每次都背很多书,高中时候的书都是大本的,特别是五三这种砖头书常常把书包压得拉链开裂,但其实回家也看不了几本。家似乎是一个休息空间无法让你振奋起来看书写字。
很多作家会选择去咖啡馆写作。用马伯庸的话是:坐在软软的沙发椅上,一杯咖啡或热茶在侧,写起稿子来键位如飞。
《哈利波特》系列丛书也是JK罗琳在咖啡馆里写出来的。
作家娜塔丽·萨洛特是在咖啡馆里写她的小说的,她说:“顾客大部分是黎巴嫩人,他们都对我很好,很关心我。他们说阿拉伯语,我听不懂,不会干扰我的词句。无论如何,谈话不打搅我,那是一种背景声音,把我很好地隔离开来。我坐在我的那个角落里,比在任何地方都更专心致志。在那儿,在那么多人中间,我感觉不到坐在家里的桌子前的那种让人不安的孤独。”
《重读》这本书也是由作者唐诺数年来定时定点、在台北某咖啡馆写下的。据说这本《重读》台版的名字叫《在咖啡馆遇见14个作家》,其实我更喜欢这个名字。可见有不少作家的作品都是在咖啡馆完成的。
我从没在咖啡馆办过正事,我在咖啡馆就是跟一群朋友吃饭聊天。我跟学生党比较像,喜欢泡图书馆,跟学生党抢位子。
失业的那段时间没有告诉家人就意味着每天即使不上班也要乖乖出门,但是去哪里呢?特别感谢的是那时候图书馆收留了我。虽然图书馆位子稍偏了一点,于我家而言远了点,相应的人车较少,周围环境也较幽静,却正适合我这种喜欢安静的。
感觉图书馆是个特别包容的地方,不管你做什么行业的,不管你什么收入,只要你想看书都可以进来。甚至你都不一定想看书,夏天在露天的地方等人太热了,可以躲进图书馆吹个冷气;或者刚好在附近找不到吃的,图书馆有食堂和小卖部都可以满足你。
且图书馆也不会在意你的消费能力,在失业期间如此穷比的我只想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我可以看一天免费的书,吹一天免费的空调,窝一天免费的沙发,甚至图书馆还提供水所以除了每天吃饭不会有更多的额外消费。
而那时候我常常会找个沙发像一只猫慵懒的窝在上面,陷在沙发里抱着书看上一整天。看累了就看着来往的形形色色的人发呆,会想他们身上曾发生过什么故事。我没有看过很多书,甚至家里有很多书看过一半就没再看了,有些甚至新的。只是我喜欢被书包围的感觉,很安心,好像什么都不必怕。而看书的感觉呢就是我想跟写出这么牛逼文章还躲在文字背后的伟大灵魂单独待一会儿了。
每个人都抱着一本自己想看的书,前面即使有人走过都懒得抬起头来,安安静静沉浸在所看之书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沉浸在不同的世界里,经历着不同的经历。而表面上大家却安静的待在同一个空间里。
恢复上班以后的周末也计划打算在图书馆打磨充电。曾经有一次一大早刷微博看了一篇文章以后,自己也很想写点什么。起来打开电脑连牙都没刷开始噼里啪啦敲字,中间几次被家人喊吃早饭、询问事情而打断。当你想专注做一件事情且刚好有想法却一再被打断就是一件难受的事情了,第二天我就跑图书馆去了,从头到尾再也没有了任何的打断。
图书馆是我这样失业人员的收容所;学生党抱着他们的砖头书带着厚厚的眼睛埋头苦学为了考上他们理想的学校;上班族则准备各自的司法、国考、升职升薪的各种内容;老年人悠哉地翻阅着报刊杂志……
每天从图书馆开始营业时起,他就开始接待各处来的读者,晚上又送走他们。谁都不会永远在那里停留。像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需要的时候在此处停留,适时的再离开,而这片草原永远不会介怀还给予丰富的养料。
在这样复杂的城市生活中难免感觉压力劳累,可以暂时在这里躲下,不是让你逃避而是暂停一下,休息一下。
内心兵荒马乱流离失所的时候真的很适合在这里待着……
现在还有24小时营业图书馆,分布在各处,那时候还跟朋友打趣说怎么不早点有这个呀,这样我青春期那会儿想离家出走就有地方去了呀~
ps今天跑来图书,也是为了敲这篇字,实在称不上是文字,纯粹自己想随便写写。不禁感叹今天真是来对了,也许是阴雨天,图书馆空荡荡的,机房区除了几个敲键盘的声音意外几乎没什么别的声音。累了就砖头看看落地窗外空旷如大片里的大场景:打着伞的稀疏路人,挂着水滴的行道树以及远处几何构架的博物馆和科技馆,在这里待上一整天都不会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