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自律是给后代最好的礼物
治疗一个人的心灵,比治疗一个人的肉体,可谓复杂程度和难度大很多,一个看不见、摸不着、效果隐蔽,另一个伤痛显而易见,并且治疗效果可用量化数据体现。作者是一名心理医生,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困难的道路,一条少有人走的道路,同时也应征了后文所讲,运用推迟满足感法则后,可能获得更高的名利、成就。
一、印象深刻的部分
1、人们从来不敢面对的事: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2、在某些方面自律,只能解决某些问题,全面的自律,才能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
3、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为解决问题而努力,我们的思想和心灵就就会不断成长,心智就会不断成熟。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坦然承受问题带给自己的痛苦,直至把问题彻底解决。
4、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如果不顾一切的逃避问题和痛苦,不仅错失了解决问题、推动心灵成长的契机,而且还会使我们患上心理疾病,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让我们自己,也要让我们的孩子,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问题才能使心灵变得健康。
5、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6、在上班第一个小时里,强迫自己先去解决那些辣手的问题,而在剩下的时间里,工作就会变得相对轻松,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其次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让上了小学的孩子,正确对待家庭作业,是培养先苦后甜原则的最佳时机,当孩子满12岁时,应该已经无需父母敦促,就可以先做完功课再去看电视,如果到了十五六岁以后,他们就会把这个原则内化为一种习惯,成为自己的常态,辛苦20年,幸福80年。
7、子不教谁之过,没有自律原则,作为后期的管教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父母自己不遵守自律的原则,就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只会成为反面教材。
8、爱是成长的动力,父母习惯用严厉的体罚教训孩子,本质上不是教育,而是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和不满。
9、神经官能症、人格失调症有如下特点;A与外界矛盾时,神经官能症患者认为错在自己,常常把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我本不应该挂在嘴边,不管做什么事情,他们都觉得自己能力不及他人,不够资格,因而缺少勇气和个性,总是做出错误判断,神经官能症,让自己活得痛苦;B而人格失调症患者,则把错误归罪于旁人,我不能,我不可能,我不得不,我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我的行为完全是迫于外界压力的无奈之举,他们缺少自主判断和承担责任的能力。把责任,归罪于,父母,妻子,孩子,亲戚朋友,而不在自己,他们顽固的认为所有的问题和自己无关,他人和外界才是罪魁祸首,人格失调症,让别人活得痛苦。这两种症状的升级版就是精神病。
10、忠于事实,大多数过了中年的人就自认为,自己的人生世界观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的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而对最新的信息和资讯缺乏兴趣,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的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多数人过完青春期就放弃了更新、绘制地图,他们的地图狭小、模糊、而又肤浅,从而导致对现实的认知过于狭义和偏激。
我们从儿童成长为青年中年人,然后到老年人,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才绘就我们现有的这幅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地图,似乎各方面都完美无缺,一旦新的信息与过去的观念发生冲突,需要对地图大幅修正,我们就会感到恐惧,宁可对新的信息视而不见,我们的态度也变得相当奇特,不仅抗拒新的信息,甚至指责新的信息,混淆事非,说他们是异端邪说,我们想控制周围的一切,使之完全符合我们的地图,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捍卫陈腐的观念,其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远比修订地图本身多得多,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人生苦短,我们只想一帆风顺,而现实绝不可能。
11、已经过时的地图:我们还抱着残缺的人生地图不放,与现实世界处处脱节,这是不少人的通病,把产生和适用于童年时期的那些感知,对世界作出的反应,照搬到成年后的环境中,尽管这些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新的环境,如同从零岁到20岁,是学习的过程,20岁之后缺迟迟不肯再多进行学习,而运用20岁之前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所有问题,但问题的的解决方案不可能永远不变。
12、要使心智成熟,接受心理治疗是一种合理的捷径,但这一点常常被人忽视,听、读、想、看别人的书,得到经验同样是捷径。所谓心理治疗,其实就是鼓励说真话的游戏,心理医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患者说出真话,长期自欺欺人,会使人的愧疚不断积累,最终导致心理疾病。
13、怎样做才不致违背忠诚于事实的自律精神?A永远不要说假话,避免黑色谎言;B、要牢牢记住,除非是逼不得已,或者出于重大道德因素的考虑,否则不说出完全真相就等于说谎;C、不可因个人自私自利的欲望,假如满足权力欲,刻意讨上司的欢心,逃避修订心灵地图的挑战,而将部分真相隐瞒下来;D、只有在对方确实有好处的情况下,才能有选择的隐瞒部分真相。e尽可能忠实的评估对方的需要,这是一份极为复杂的工作;F、评估的要点在于对方能否借助我们提供的事实,获得心灵的成长;J、我们通常会低估而不是高估别人,运用事实,使心智获得成长的能力。
14、保持平衡,经过人生旅途的急转弯时,都必须放弃某些快乐,放弃属于自己的某一部分,除非永远停留在原地,终止生命之旅,否则这样的放弃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放弃旧的过时的观念和习惯,才能渡过危机,顺利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不少人不敢面对现实,或者无法放弃自己早已过时的东西,所以无法克服心理和精神的危机,只能止步不前,不能享受到新生带来的欢悦,也不能顺利的进入更加成熟的心理发展阶段,家里边的旧衣服,旧鞋子,就属于此类状态。
15、简单归纳的各阶段应该放弃的东西,A、无需对外界要求作出回应的婴儿状态,B、无所不能的幻想,声音,完全占有父母的欲望,同年的依赖感;C、自己心中对扭曲了的父母形象;D、青春期的自以为拥有无穷潜力的感觉;E、无拘无束的自由;F、青年时期的灵活,与技巧,青春的性吸引力,J、长生不老的空想;H、对子女的权威,各种各样暂时性的权利;H、最后还有我以及生命本身。
16、放弃的痛苦是死亡的痛苦,但是旧事物的死亡带来的是新生事物的诞生,死亡的痛苦和诞生的痛苦是同一回事,要建立新的观念和理论,旧的观念与理论就必须死去。假使人生的目标就是逃避痛苦,那你完全可以得过且过,不必寻求精神和意识的发展,但是不经痛苦和折磨,就无法实现灵魂的超越,即便达到了很高的精神境界,但那时痛苦的强烈程度,也可能远远超过你的想象,让你最终无法承受,这就如同小说里面要渡劫,或者脱胎换骨的改造,必须经过强烈的改造,才可能使自己得到进化。
二、与现实的联系
1、没有谁的成功是随随便便,想要获得多的的成功或者成长,就需要自己用对应的代价去交换(时间、注意力、亲情、爱情、娱乐、享受)。
2、成长就是一个反自然法则的过程,自然法则就是顺水推舟、水一般的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但人类或者个人要发展,就必须逆水行舟、力争上游,否则只能是水往低处流。
3、多数人害怕承担责任、害怕面对新的问题、害怕花费时间去解决未知世界的问题,因此宁可裹足不前,如同我们的父辈拒绝接受网络购物、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打车软件、地图导航等工具,他们认为那太复杂,自己做不到、用不上,但在正当需要的时候,却因为未曾尝试,用不来,美其名曰我不会,所以我可以不做。
三、行动和改变
1、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态度,让自己的头脑成为终生学习、终生进步着,不因自己身体变老而与现实世界脱轨,当我80岁的时候,还能玩转30岁的人正在使用的工具,这样或许可以吧!
2、接受现在的自己不完美,还有非常多的盲区,但这已经是当下的自己最好的状态,我可以通过学习,让自己的盲区从绝对数量上越来越少,我的心智地图会不断的扩大和完善,虽然可能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旅程,但也是一个让我永远不会孤独、不会丧失目标的契机。
3、自律是我给孩子最好的启蒙教育和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