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孩子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亲密关系》,这本书是爸爸今天早起之后听完樊登老师讲的,书里讲的多是两性关系,但亲密关系何止于两性关系,人与人之间都可以建立一种亲密关系,你和朋友之间、和同学之间、和小伙伴之间在一起玩耍,这个过程当中,亲密关系就建成了,有些时候亲密关系可能很短暂,有些亲密关系则会持续一生。我有三点想和你们分享。
1、 你看到的一切都是内心的投射
关系总是相互的,你看到对方不开心的时候,你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你会不开心、不如意,注意,主体是你!你的内心不开心了,尽管风云变幻,开心的钥匙最终还是掌握在你手里,不要轻易丢弃。就像张德芬老师讲的,你的世界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前天亦腾得知班主任老师没换,一度很失望,我和你说了,换不换班主任这事情,我们管不了,不在我们控制范围,但能不能用积极的心态来度过新的一个学期,这一点我们可以做到,无论是哪个班主任。
你可以决定关系的质量!
2、 如果你想到达一个地方,最快的方式是,你已经在那了
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句话,爸爸问过你很多次,你的答案也有过很多变化,从小时候的科学家,到演讲家,到后来的“强壮的人”,再到现在,“不确定,还没想好”,这是亦腾的答案。而尊尊,我还没有问过你。这个问题值得用一生去探索,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想明白,这一辈子也就这么过了。
今天晚上,我听说,我们村里的一个企业家,在十多年前就买好了一块风水地,他今年才刚60出头,是不是很有远见?
如果你们想到了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最好的方式就是,你现在就是!你是谁,比成为谁,更重要。你看起来是怎样的,比你想成为怎样的,更加重要。
在关系当中,也是如此,如果你希望别人理解你,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抵达他心里,就是暂时变成像他一样的人,共情。
3、 月晕、幻灭、内省和启示
亲密关系会从最初绚丽的“月晕现象”走向幻灭,而如何化解冲突,让幻灭重生,就需要不断的正视自己的内心并且自省。书中有句话“不论是用暗示还是明说的方式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都必须明白一件事:我们真正需要的,没有人能给,也没有人能让我们快乐。”这一点在亲密关系中,真的是法宝。
也许我们想从另一半那里获得爱并满足自己的需求,但这种期望,如果达到了,我们就会不断的奢望更加多的需求,变本加厉;而当我们需求不被满足的时候,则会表现出失落,不开心,甚至就是愤怒和憎恨。
对孩子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你希望他身体健康、平平安安,然后又希望他会演讲主持、又希望他每天作业写完、又希望他A+,又希望他科科学习成绩好,又希望他棋琴书画体育最好都精通……你还停留在月晕的美好吗?
那我们到底该如何表现呢?也许就是学会接受,懂得放下。这其实真的是很难的修行。佛祖说,世上万物都在我们心中。心中的镜像总会从自己的行为和表现出反射出来。
获得幸福的钥匙就在自己手中:那就是正视并接受内心真实的自己。获得关系的开关就在自己手里,那就是去无条件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