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社会上有两股势力斗争,一股是军事集团,也就是像曹操、孙权这些人。他们虽然有军队,也有一些豪强地主的支持,但从出身上说,可比不上另外一股力量,也就是历史书上讲的门阀士族。这些大家族都是世代做官,而且有大量土地,政治经济实力很强大。杨修之死看似是曹操嫉妒,实则是一场政治斗争。杨修之死其实是三国时期军事集团跟士族集团斗争的一个缩影。
门阀政治,也可称为“士族政治”,是士族与皇权的共治。魏晋士族是历史地形成的一个社会阶层,是东汉士家大族势力发展的延续。促成这种转化的原因,一是社会的大动乱,一是频繁的改朝换代。魏晋士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由东汉的世家大族而来,基本上保持了儒学传统,极少数已由儒人玄。他们在魏和西晋时居于高位,被视为旧族门户。二是属于乘时而起的新出门户,一般习于玄学或出入玄儒之间。他们的政治地位在魏和西晋时迅速上升,东晋后更为突出。
杨修所处的士族集团是杨氏家族,他们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的丞相杨敞,后代也是世居高官。像历史上有名的杨贵妃、杨家将,都是他们家。咱们要说到的杨修、还有唐朝诗人杨万里,是他们家族里文化人的代表。那曹操家呢,可就不一样了。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个太监的养子,虽然也做到了一定级别,但只有一代人的积累,不能算是“世家”或“士族”。而且,像太监这种出身,肯定被那些大家族看不起。曹操后来之所以能三分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完全是靠他的个人军事能力,跟家庭背景没关系。
于是一个是军事集团,一个是政治集团,这两股力量在三国那时候就争来争去。当时曹操大权在握,就打压那些门阀大族。而这些大家族呢,为了保持自己的实力,就开始在接班人上做文章,利用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权的机会,跟两个接班人都结成了政治同盟。曹丕这边呢,有司马家族;杨修他们杨氏家族,则站在曹植这边。而像曹丕和曹植这两个接班人,都没有他们父亲曹操那样的个人实力,要想掌权,都需要这些政治家族的支持。当然曹操也很清楚这点,所以当他定下让曹丕接班以后,就把曹植那边的杨修给杀了。所以杨修被杀,并不是因为他爱显摆聪明,也不是因为曹操嫉妒心强,完全是政治需要。
杨修之死虽然死了,可是军事集团跟士族集团斗争却从未停下。这就好比中国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的斗争一样。以杨修为代表的名门望族的势力实在太强大了,枭雄曹操也对付不了,后来他儿子曹丕即位后,也不得不向这些政治家族妥协,颁布实施九品中正制。简单说就是,朝廷官员的选拔,都是由那些在职高官来负责;而被选拔的人才,也大多出自那些大家族。这样自家人选自家人,那些门阀士族就世代为官,垄断了权力。所以后来时机一成熟,司马家族就篡权,建立了晋国。九品中正制从曹丕开始,直到隋唐实施科举制才告结束。中间这四百多年,实际上都是这些名门望族在掌握权力。
这段时间,也就是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个典型的特点就是一直动荡不安,朝代频繁更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世家子弟,长期养尊处优,不知民生疾苦,缺乏实践能力,导致社会一直不太稳定。比如说晋朝有个笑话,说有个皇帝听说农民因为没有粮食而饿死,就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肉?”
另外,那个时候还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叫魏晋风度。我们现在说起这个词,都感觉很潇洒。但实际上,这完全是因为那些望族子弟不接地气,与生活隔绝的结果。比如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就出身世家,爷俩从小养尊处优,虽然官位不低,又是将军又是刺史的,但其实根本不会做官打仗,整天就是和一大批名士喝酒、写字、感慨人生,著名的《兰亭集序》就是这么写成的。另外他们家族还出了一个很有名的人物,叫王衍,是西晋末年的宰相,但整天根本不干工作,光跟人谈老庄哲学。后来西晋灭亡,王衍被俘,对方的将军问他西晋灭亡的原因,他却说:“我是研究哲学的,从来不过问国家大事,什么都不知道。”最终被人给活埋了。
所以你看,杨修之死这个故事背后,绝不是个人恩怨那么简单,而是那时军事集团跟士族集团斗争的一个缩影。而那些所谓魏晋名人雅士,之所以自命清高,也不是他们真的不喜欢钱财和权力,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不过是他们的钱财和权力来得太容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