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我整整读了一个学期,翻看书皮看看起始日期是2024年2月开始读的,直到昨天才读完。
不是不好读,我时常午后读、实验读、火车上读,可就是读不完,余华老师刻画的每一个瞬间,都那么入骨,犹如自己过了遍那样的生活一般,无助、痛苦、无奈……
故事从细雨中开始,又在细雨中结束……
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回忆起我小时候在农村的种种,但时间上稍微有些错差,我是85年生的,余华老师在书中描述的景象可能是我父辈那代人的生活轨迹,贫困潦倒、食不果腹、养不起送娃、老人凄惨……虽然我没一模一样经历过,但我生活时的农村也是挺贫困的,至少我生活的家庭是那样的,这样也造就了现在的我,不怕苦,不怕累。
文中的孙光林,父母不疼爱、兄弟不喜欢、不友好的少年,在友情的边缘反反复复试探,一次次被排挤孤立却又坚强站起,最终与生活和解,特别是被送到孙荡那段时间,真是难以想象他当时的感受……我从孙光林眼中看到的景象是真实的农村,物质基础是第一,在那个时期,家家都不容易,要是还有一个像孙有才那样的父亲,更是惨上加惨。对比现实,还好我有一个好的父亲、母亲,有好的朋友、亲戚,有好的习惯——看书。
人过四十,从前那些看重的东西反而看轻了,从前那些不在意的东西反而觉得有意思了。人,真是怪!想当年,我珍惜的东西如获至宝,好好保存着,现在都不知搁哪儿了,也不知有啥意义。有时再拿起来,只是觉得从前自己的幼稚与童趣。
在细雨中,孙光林是悲惨的,他呼唤着亲情,却没有人回应;他呼喊着朋友,朋友却已不在,只剩下自己形单影只的身影在雨中。他虽然说是回归到自己的原生家庭里,却还不如寄人篱下的过客。我们每个人说到底都是一个人活着,周围的人和事我们很难干预或改变,就如同余华的《活着》,都很悲惨,但也是无奈,社会现状就是那样的。
读完,我怜悯孙光林,可我还是我,我做不了什么。同时我又庆幸我自己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孤单的形式并不局限于一种,每一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孤单,关键是在孤单中,我们收获了什么?是绝望、愤懑、逃离、封闭自己,将孤单传递;还是从中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了,学会共情,化解别人的孤单了呢。还好,我努力活成后者。
说实话,我不想再读余华老师的书了,看得真是内心沉重。我也看不了国外的书,实在理解不了他们的风土人情。那我适合看什么书呢?我寻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