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到底能检出什么?

去年5月,一位看上去挺健康的同事因为不舒服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患上“胃癌”。当时心中一阵伤感,闲时那位同事喜欢来办公室串门,一起聊徒步、健身之类的话题,连买运动鞋他也会找我帮忙,参考什么牌子好。

年底,另一位同事因为摔了一跤,肋骨受伤,去伤科医院照片,医生看她肺部有阴影,劝她去别家医院再做检查。因为两月前单位才做的体检,同事没事人似的回答:“没什么,就是固化。”固化是不会长大的小苞,对身体没什么威胁。医生毕竟见多识广,看到阴影边界模糊不清,正色地说,赶快去检查!果然是肺癌,还好是早期。

今年五月,办公楼另一部门一位身体壮实、声音洪亮的同事也查出患了肺癌晚期,而距他体检完刚不过一个多月而已。

同事们除了同情和安慰这几位同事,更多的是愕然,单位年年顶着上限金额安排职工体检,把体检中心所有的项目全做一遍,查出的不过是早知道的隐疾或一些小毛病,很少查出自己不知道的隐患,回家时却个个心里落下了石头似的稳妥,年年如此。

就拿我的体检报告来说,看得最明白的是前年“稍胖”,去年“肥胖”,而其余表述则很莫名其妙,不是什么毛病,却用上高深莫测的名词术语,令人不置可否。接着有电话回访,劝告说,要珍惜自己的身体,要复检。我不以为然,问别的同事,个个收到此类电话,但鲜有人搭理他们。

不由想起当今商业社会,一切已经变味,不再考虑你的真正需求,一昧设计出华而不实的体检项目,只要让客户觉得舒心超值,又不失能赚钱的销售模式。依着这套模式,客户自觉心满意足连牙齿都不放过的把全身查一遍,不知真正让人担心的致命疾病却查不出些许预兆。

也曾有人质问为什么体检不能发现癌症?得到的答复是,癌症不好监测,只有针对专门的病变去检查,才可能查出。也就是说,如果怀疑自己有胃癌,就做胃镜;怕自己得肝癌,就专门做肝切片;担心会患癌又不确定是什么癌时,就要把全身所有的器官都检查一遍,只是谁耗得起这个时间和金钱呢?

单位每年出钱给职工体检,本意是关心职工的身体,体检中心却不能提前查出我们最在意的疾病,为什么还要继续?是为了查出那些自己早知了的疾病,还是就为了了解今年的身高、体重或诸如此类的小毛病呢?

固然要防患于未然,我相信这也是“体检”的初衷,但体检项目能不能设计得更为合理,更有实用性?而不光是去体现高大上,如体检中心越建越华丽,接待员越来越年轻漂亮。体检并不是娱乐业,是怀有目的和针对性的专业检查,温柔的接待员、贴心问候的体检医生、可口营养的早餐并不代表体检中心的价值。

而我们要的,只要不在体检完,获得一份无大碍的体检报告,却在一两个月后突然发现自己得了可怕的不治之症就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