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我们学了那么久却依旧没有什么卵用?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即使天天用word也照样不会排版,有些人天天打游戏可是却一直没有什么长进,人们天天在开车却照样比不过职业赛车手,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和高手的区别在哪?该如何做才能成为高手呢?
这几年非常流行一个概念叫做一万小时理论,即你只要在某个领域学习超过一万个小时,那么你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大咖或者专家。但有研究表明,一旦一个人在一个领域只是机械的重复经验即动作一旦达到“自动化”的程度,那么即使再多练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由此可以看出,人们长时间学习却毫无长进的原因在于他只是在机械的重复而已。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个理论有很大的缺陷:并不是所有人只要在某个领域待够1万个小时之上就能成为专家。
最近,有心理学家经过20多年的分析系统的研究出了各个领域内从新手到专家甚至到世界大师的训练方法,叫做“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为了提高能力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
刻意练习第一战:创建思维模型
“ 任何事物背后必有道理 ”,那么成为高手背后的道理或者说开始刻意练习的第一步是什么?
李笑来老师说:
学习学习再学习
李善友老师说:
成年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型里,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已。
查理.芒格说:
人类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
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成为高手。
可见,高手背后的道理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即思维模型或者说套路。例如:编程的套路是算法,律师的套路是案例,等等。由此也可以得出普通人和高手的区别在于:高手在学习和掌握事物背后的套路,而我们只是不停的学习各种信息。
弄清楚了高手背后的道理,那么成为高手路上的第一战:创建思维模型(a framework to think)。
刻意练习第二战:刻意练习
老喻说:
成功=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
在有了思维模型这个核心算法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大量的去刻意练习。最终,我们的目的是将套路“内化”到到脑中去,让它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永远不要停留在舒适区,学以致用才是有效学习。
刻意练习最后一战:及时反馈
练习的目的是将套路“内化”到大脑中,错误的练习危害极大。因此,在某些领域的学习时,请私教或者教练很重要,旁观者清,因此他能及时并且把信息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改正。
以上,是看李善友老师《认知大课》第一讲刻意练习的总结。现在还记得当时听的时候的感受,整个人在打冷战,感觉毛骨悚然。很多认知观被颠覆被刷新,非常庆幸我有机会看了这节课,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