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电影《生死狙击》,男主角鲍勃(退伍狙击手)在被暗算中枪之后一系列的自救行为,让我印象深刻。他被暗算中枪后顺势跳窗,抢了一辆FBI探员的车,然后开进自动洗车行洗车,在这短暂的停留时间里,自己用汽车自备的救急箱里的简易设备止血,在追捕中把这个车开进海里,然后自己逃出来换另一辆车继续逃亡,中途想办法到一个便利店买了各类简易消炎药品自己躲在公厕处理伤口……终于逃到女主家的时候,男主说,我早该死了,女主反问怎么没死呢?男主说,政府花费大量时间金钱教会我怎么杀人,也教会我怎么生存!
被人出卖,突然中枪,在大量政府警力全城搜捕的情况下,男主的一系列行为,不可能有过多时间去进行思考,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政府已经帮他打造了一种关于求生的心智模型!
何为心智模型呢?
所谓心智模型,就是通过刻意练习,让某些行为变成一种本能反应,换句话说,心智模型就是基于不同事情,通过刻意练习建立的不同的条件反射,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大脑里的一款“应用程序”,一旦启动,就可以在特定环境下快速做出大量分析,并立刻挑选正确的应对方案加以执行!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生死狙击》中,男主在被政府通缉的情况下,不进医院,不请医生,仍然可以借助自己的知识以及女主(普通女性,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的帮助,快速完成取子弹的手术,成功自救!换作一般人,早就在中枪后就一命呜呼了哦(这里不谈主角光环哦)。
心智模型这么厉害,那是不是人人都可以去建立呢?又该如何去建立呢?
和习惯一样,心智模型确实可以被建立,甚至可以被调整!由11位认知心理学家合作完成的《认知天性》一书中,就用大量案例讲述了普通人如何正确建立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式,来提高学习效率,成长为专家级的人。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提到过人的两套机制。机制1(自动机制)是无意识的,反应很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跟着感觉走”,就像走路碰到障碍物避让一样。机制2(受控机制)是指有意识的分析和推理过程,这个过程比较慢,我们可以理解为“三思而后行”,就像外科医生动手术,每一步都是很谨慎的。
机制1的优点是反应快,不足之处就是往往会有错觉,就像我们平时在路上认错人一样,我们往往判断的依据可能就是发型或服饰。机制2的优点是不容易出错,不足之处就是反应慢!因此,我们建立心智模型,就是机制1和机制2融合的过程,也就是利用机制2不断修正机制1的过程。
建立心智模型的过程,我总结下来有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自己有兴趣或者擅长的领域
正如书中提到的:你无法从不擅长的事情里学到知识。我们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打造心智模型需要千万次的刻意练习,因此,我们一定是选择自己有兴趣或者擅长的领域,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的,有方向的去努力,而不是今天看着张三打球发展很好就去学打球,明天看着李四游泳也不错就去学游泳,结果是看过很多书,做了很多努力,却仍旧一无所成!
2、学习知识编码
前面提到,心智模型就是大脑里的一款“应用程序”,这款“应用程序”,就是大量知识编码而成的。也就是我们要把机制2指挥下考虑的多种选择方案以及预判结果,全部进行编码预先输入大脑,以便于在复杂情况下指导机制1快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执行!由此我们知道,去学习和掌握几个有效的记忆方法,让自己学会深层的知识编码,很有必要!
3、不断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就是把自己新学到的知识,通过某些方法,让大脑识别并接收到,然后进一步跟已有的旧知识完美结合,形成长时间的深层记忆,在特定时刻,随时调用。换句话说,就是对于已经编码的知识,通过不断的巩固练习,让大脑的记忆痕迹进一步深刻,从而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调用,都更快速,也更不容易出错。也就是不断巩固练习机制2指挥机制1的过程,加快速度和提高正确率。
4、检索自测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自己所学知识的掌握,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么牢固。所以学生时代,经常碰到各种测试,而多次出现的考点,也会让我们印象更加深刻。但现在,没有人会天天来出考题让我们考试,那么我们自己要学会对已经编码好的新旧知识,进行检索自测,也就是“应用程序”的测试环节,这个环节可以让我们不断更新自己的所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就有意识地完成各种检索自测,来加强新旧知识的记忆与应用。比如我在学了镜姐的高效阅读方法后,镜姐给出了包含九个问题的阅读模板,相当于一个小的知识编码,我就在自己阅读过程中,去检测自己有没有记住,一开始,真的时不时会漏掉一个两个问题,然后需要打开模板对着去回答,慢慢的,十几本书之后,我就不需要再对着问题去回答了,这九个问题已经刻在我的脑海里了。另外,我们也可以在心里默默演练检索自测,就像《飞驰人生》里面的男主张驰,因为禁赛了五年,也吊销了驾照,自己就在家里,在心里每天模拟演练,最后在真正比赛的时候,在没有领航员的情况下,成功完成比赛,得到冠军!
5、持续升级
最后一个环节很重要,就是我们大脑这个“应用程序”,需要根据环境变化,根据各类反馈保持持续升级的功能,也就是说建立的心智模型,需要不断迭代甚至微创新,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不断发展,不被淘汰!换句话说,也就是目前很多专家倡导的,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