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带着我12岁的女儿,9岁的外甥还有65岁的妈妈,在八月初到宁波看望我的弟弟一家。在那里,我弟媳我侄女热情招待我们。即使遇到台风利奇马登陆宁波,我们一大家子在家中聊天儿,大人做饭,小孩子们写作业玩耍,其乐融融。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要途经黄山后回河南郑州,侄女因为要参加舞蹈考级,遗憾不能陪我们同游黄山。弟媳怕山高路险,我一个弱女子照顾不了老人和孩子,就让我的弟弟开车送我们到黄山,并陪我们游玩。
从宁波到黄山,弟弟开车六个多小时。一路上,两个孩子叽叽喳喳,年龄相仿的他们有很多共同话题:有时吐槽夏令营教官的严格;一会儿讲笑话,讲鬼故事;一会儿又玩诗词“飞花令”;一会儿听歌并跟唱《千年食谱颂》和《达拉崩吧》,一路欢声笑语。
孩子们玩累了就睡一会儿,可是司机不能睡,我妈妈一直在陪弟弟说话,怕他困,不管我妈说什么弟弟都轻声细语与妈妈交流,这是脾气暴躁的我做不到的。
晚上我们住在黄山市区,弟弟提前在网上预定的宾馆。把行李放进宾馆休息一会儿,夜晚我们在市区吃晚餐,并购买明天上山的干粮。
第二天,我们开车到黄山脚下,已经九点钟了,把行李放到一个叫尚居的民居酒店。热情好客的老板建议我们上山只拿水和肉食,不要拿伞,要带帽子,抹防晒霜,拿雨衣,拿登山拐杖。
我们重新整理上山行囊。弟弟背着果冻和几瓶水。我妈提着他的重重的保温杯和几个橘子。我女儿背着几件一次性雨衣,我外甥背着独立包装的肉食和面包,而我脖子上挎着手机,肩上挎着单肩包,轻装上山。
妈妈买登山拐杖时我没有考虑要买,因为40岁的我自认为年轻力壮,用不着。
当我们从宾馆到登山大巴车站后,阳光已经很强,给外甥买了西部牛仔样式的帽子,他认为很帅。早班大巴早已出发,我们在站台等返回的大巴,半个小时后终于坐上大巴上山了。
坐在大巴上,我们从平原来的人终于见识什么叫山路18弯,也见识黄山司机高超的车技,车转弯时车速不减,我们尖叫着,终于知道什么叫过山车了。
转了几个弯儿后,大巴车不得不慢慢跟在两辆施工车的后面。是因为山路太窄,弯道又不能超车,司机显得有些着急。这时,一位坐在司机后面的游客说:“司机师傅,反正已经晚了,不在乎再晚几分钟,安全第一,不用着急。”
有些路面还正在修补,大巴车缓慢攀爬在山路上,我们看到路两边有毛竹,有松树和不知名的树,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山路全是树荫,就算车内不开空调应该也很凉快。
忽然汽车行驶过一侧是高山,一侧是悬崖的地方,透过车窗看到山谷中的山此起彼伏,每一座山都被绿树覆盖,真是壮观。车越爬越高,山间云雾缭绕,称为云海太贴切了。
我们下车后,弟弟去买坐索道缆车上山的票。我女儿买了墨镜,壮实的外甥买了登山杖和地图。
来到排队坐缆车的地方,只见人山人海,回行的队伍在缓慢向前进,旁边的告示牌醒目地写着:“索道排队大约需一个小时。”我们随着人群慢慢向前移动,扶着像迷宫一样的铁栏杆,一个半小时后终于走到坐缆车的地方。
终于坐上缆车。缆车平稳往前。刚开始我们还有些害怕,一会儿就适应了。透过玻璃看到崇山峻岭在脚下,真的是“人在车中,车在云中”。感觉像是在山中飞翔十多分钟,我们到达始信峰,准备前往目的地迎客松。
寻找迎客松
黄山最有名的景点儿当然是迎客松。这举世闻名的松树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我小时候家里的墙壁上,画的就有迎客松,那伸向空中的枝干,像是热情好客的主人,在真诚的欢迎远方的客人。
一路上我们看到山上的松树蓬勃向上,有的直冲云霄,有的从石缝伸出枝桠,哪怕是低矮的小松树,也用力把枝叶探向空中,去迎接阳光雨露。有的松树像龙头探入海中,有的松树像黑虎静卧山间,有的松树像孔雀开屏,千姿百态。
但我们心中的迎客松到底在哪里呢?
来到光明顶
展开风景区地图,我们爬到高达1860米的光明顶,那一刻阳光正强,我女儿和我妈妈坐在松下休息。我带着活力四射的外甥爬到山顶向下看,终于体会到什么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站在山顶展开双臂,我想拥抱这山间白云,拥抱这山间美景,真想高声呼喊“黄山!我来了。”
有人说来到光明顶到处都是景。看到对面如莲花盛开的莲花峰,云雾轻漫,山峰时隐时现,好似仙境一般,如梦如幻。
经过光明顶我们继续寻找迎客松。路途中,我们看到挑山工肩挑100多斤的水和水果等物资,向山上走,他们晃晃悠悠走一会儿,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汗水早已浸湿衣衫,由于游人很多,山路又窄,很多游人走累了,坐在路边休息,他们看到挑山工都自觉站起来让路。一位挑山工说:“没关系,我从旁边就能过去,你休息吧,你们也挺累的。”多么质朴的语言,多么感人的话语,他这种尊重自己也体谅别人的人令人肃然起敬。心胸宽广的人,即使从事最普通甚至最卑微的工作,也能给人传递关爱与正能量。
继续攀登,很久没有锻炼的我,走了这么长的山路,右腿膝盖开始疼痛。两个孩子欢蹦乱跳地向前,妈妈和弟弟紧跟着他们,我被落在了后面。我扶着石壁和缆绳一步一步慢慢走,这时一位路人把手中的拐杖送给我。说他要下山了,用不着拐杖了。我只顾低头看山路,接过拐杖说谢谢,路人就擦肩而过了。拄着路人送给我的拐杖,我似乎得到强大的力量,顿时觉得轻松很多,脚步也加快了。
在一块儿空地上,看到弟弟、妈妈还有两个孩子在那里向我招手。看到65岁的老妈腿脚、体力、精气神都比我强,我真佩服老妈老当益壮,看来再不锻炼我真的未老先衰了。
小意外
坐坐缆车时,我们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小外甥负责背的装肉类的背包不见了,仔细回想,才想起他忘记在宾馆了,那里面装的都是“硬菜”呀。幸亏我弟弟背包里有水,有罐装八宝粥,再加上我们带的其他食物,应该足够补充体力了。
坐在山间休息时,淘气的外甥一仰头把帅气的帽子落入山间,失而不得。他遗憾的想哭,我忙安慰说下山后再买一顶一模一样的帽子给他,他才破涕为笑,多么可爱的小男孩儿。
看到小松鼠
在半山腰,我发现两只小松鼠,刺溜刺溜跑的很快,我激动的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大叫,快看!那里有小松鼠!而孩子们一边吃着果冻,一边淡定的说,早看到啦。
一路狂吃
因为有我的弟弟当背包客,孩子们走一段路就停下来补充能量,从舅舅包里摸出鸡蛋,或者喝八宝粥或者喝水,弟弟也很乐意,背包越来越轻。
终于看到迎客松
我们走走停停、吃吃喝喝,孩子们打打闹闹,再加上我膝盖儿疼痛,实在走不快,不知不觉时间已经下午五点多了,天色暗下来,一块乌云在头顶飘着,要下雨了。
快到迎客松景点时。弟弟怕索道关闭,老人孩子步行下山不便提议不去看迎客松了,直奔下山索道。小外甥强烈反对,他的话掷地有声:“来到黄山一定要看迎客松,你们在这儿等着我去看看就回。”
最后大家共同奔向迎客松,看到心心念念的迎客松生长在悬崖绝壁上,那么遒劲又优雅,枝叶繁茂。那伸向空中极似手臂的枝干尽情舒展,欢迎每一位游客。
天空下起雨来,小雨没有浇灭我的热情,望着这至少有800年树龄的松树,内心感叹她坚强品格和蓬勃生命力。这松树静静地在悬崖边生长着,不争不抢,无怨无悔,却给每一位经过此处的人以无声的力量,这不就是黄山挑山工吗?突然觉得我的弟弟,我的妈妈默默陪伴着我,给我力量和感动,就像黄山迎客松。
游黄山,看迎客松,坐缆车,下山去,心满意足,我们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