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过后第一天下课去接浩洋,3:20分下课,正是肚子饿的时候。
浩洋见到我,立刻就问:“带吃的了吗?”
“没有。”
只见浩洋立刻转进我的车子,开始气呼呼地说:“你不知道学校的饭菜有多难吃,就连白饭都不好吃!”一边说,一边开始抹眼泪了。
其实每次去接她的时候,基本都会带点心给她,所以这份期待的落空倒是难免,只是一听说没吃的立刻抹眼泪,到是我始料未及的。
“浩洋,我的话还没说完。我想说,没有带,是因为我觉得今天周六但你没有兴趣课,所以可以开车带你去挑自己想吃的。”
我一边开车,一边又有些好笑的说。
等到挑选好浩洋自己喜欢的面包,同时吃完后,回去的路上我和浩洋慢慢的探讨刚才的反应。
浩洋的饿肚子绝对没到饿的哭倒,但是情绪上觉得不被重视,没被感知到,所以一下子会难受地哭出来。
为了避免我想给的“惊喜”变成“惊吓”,我和浩洋一起商量了后几天想吃的点心清单。把情绪放下后,在物资如此丰富的今天,用理性的角度陈列每天不同的点心,似乎只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已。
人类的大脑,通俗地讲,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最底层是反射层(比如疼了会叫),而后是情绪层(比如看到枪会害怕),而后才是理性层(比如能够分析出生气没有意义)……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传导至理性层的。
只要是人,多多少少是带有感性的。
对于可以用理性层面的解决的,就放下情绪解决问题好了,最有意思的是可以让自己的大脑告诉自己,我可以期待20分钟后回到家再吃点心。
后面的三天,浩洋都是自己放学走回家,吃点心再作业的。
大脑可以告诉自己的大脑,放下情绪,就能更快地看清事实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