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和死是靠在一起的,由死而生,又由生而死。死的滋味,活人是无法切身感受的,即使有那么多死里逃生之人,但他们只是更靠近死亡,但始终徘徊在生的尽头,一步也没超出边界。小时候,曾试想过死后的感受,但绝不是幻想死后仍是一片美好的新世界,而是试着体味没有思想,没有记忆,更没有梦境,那种失去一切的感受。千万年的变更就只是一瞬,但可怕的是,这一瞬却永无尽头。或许这一瞬真的有终点,终点,又会在哪?
《皮囊》中阿太历经沧桑看破了生死,以至于毫无畏惧,同样,还有很多的人也是如此。修心,去领悟更多精神的平和,看破生死是一种境界,意味着他能放下一切,也就意味着他已经什么都不怕了。修心只是一种方式,像以前,抗战之时,名族存亡的重压之下,这份责任,让不少战士舍生忘死,因为有意义。
生,真的得来不易。一个个机缘巧合,上千万种可能,上溯到古老的时候,哪怕是种群中一个小小的意外,现在,现在的人,可能就物换人非了,你的出世或许也就止步于那时。没有生就不会惧怕死,没出生是谁都是一团死物,没有思想,没有记忆。只有生了,才体会到世间的的千滋百味,才有对空洞虚无的抗拒。记忆和思想或许就是生的关键,记忆让你明白自己、回味过去,思想则使你面对各种状况、丰富记忆,或许,把记忆不断安放在有思想的载体上,便是永生。从古至今,倒真有不少人渴望着永生,皇帝为了它服用各种丹药,法老为了复活而建造金字塔,墓地中为了后世复活的微乎其微的机会而尽力保证尸体不腐。贪生怕死也是出于本性,正因死比起生实在太长太长了,况且生的机会仅有一次而且来的太难太难。虽说死是可怕的,当它没有差得那么绝对,至少它够公平,你永远无法偷带上一点东西,一丁点念想都会被无情地掐灭,死亡不需有情,死亡更是带走一切感受,好的坏的都归零。而生,却像是昏庸腐败的政府,毫无公正可言,他带来的是不同,是差异,摆弄着命运的起点。
中国存在着迷信思想,卖弄鬼神,妖魔横行于人民脑海之中,对奇怪之物敬而远之。这种对妖魔鬼怪的害怕是人想象力的杰作之一,同时也包含着人对死亡的害怕,因为一旦遇上了,逃不掉,生的希望更是渺茫。除了想象力,人还有好奇心,尤其有了生的思想之后,会产生对死的好奇,甚至追求死亡,寻死的念头也就诞生了,每次诞生,会被理智所打压。念头与理智的对抗,终有一位胜者。
死生,由死而生;生死,由生而死。即使站在生路的开头,一瞬间就会人老身累,在败给衰老的自己。沉浮一生,或许价值才是生的真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