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无意间看到一个TED视频,是关于抑郁症的。演讲者的其中两个观点说的十分透彻。就在同一天,因为一篇推荐,又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旅途终点》。这两件事情巧妙地把我心里的疑问连接到了一起,并放到最大。我开始不停地问自己一些问题,因为无人可问;同时,我也不停地回答着这些问题,因为无人可答。
那天下午,我记着下了一会暴雪。阴沉的天空从早晨起床开始就给予人类预示。直到饭后,突然刮起了一阵猛烈的风。坐在屋子里,能清晰地听到风的呜咽。然后很快,小雪花片像擦黑板时候飞扬的粉笔灰,成堆的倒下来。风吹着它们在空中停留很长的时间,也像小时候玩的塑料泡沫,分离开时的那种白色颗粒。落在身上,就很难拿下来。落在地上的,来不及堆成一片就已化成了水滴。地面上一大片一大片,湿漉漉的。
我站在窗前。盯着雪花发呆。电影的主角是一个作家。因为一本书,变得名声大噪。所以开始有很多媒体约稿、采访。大概艺术家都有一种怪癖,他也如此,他一个人居住在遥远的乡镇,跟几只狗为伴。不喜欢出门,不喜欢被关注,更不喜欢被采访。他唯一规律性的事情是,定期去超市买面包、啤酒、烟盒咖啡。但一个记者的到来打破了他的这种生活。或许是他的名声让他不再能心安理得地过这样的生活。
记者的到来,是为了观察、记录一个成名之人的日常生活。看看是不是和普通人过一样的生活,有没有什么隐藏的、不为人知的成功秘诀。所以他寻找任何机会,进到作家的卫生间记录,进到作家的卧室采集,甚至跟着作家一起为孩子们讲课和参加签售会。
我隔着屏幕,在作家眼里却看不到一丝成名之后的喜悦。反而更加孤独。他说他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患过严重的抑郁症。那时的他,根本想不到什么“为了出名而写作”,而是那时的他,只剩下写作。他迷茫到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候,当过保安,在洗浴中心递过毛巾,还参加过橄榄球队。没有人希望过他会成为作家,就连他自己最初的目标也并非如此。他只是把阅读当做一种奇怪的癖好,没有原因地坚持在做。
记者不停地追问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他却什么都回答不上来。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开始写书?为什么这本书会受到如此多的关注?为什么一夜之间,他变成了众人口中的“成功的人”?这恐怕也是最最滑稽的一件事情了。可事实就是如此。每当有人莫名其妙的出名了,其他人会想尽办法挖掘这个人成功的“秘诀”。好像他的成功,完全依靠这个“秘诀”。只要别人也知道了这个“秘诀”,也会很快成名。荒谬的是,这个所谓的“秘诀”,就连当事人也不是特别清楚。无奈之下,他只会告诉你“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这样的官话,而大众最不相信这类话语。故而重新认为,这个人太过自私,不肯分享成功经验给大家。
再回到刚开始提到的关于抑郁症一篇演讲。作者解释为什么会出现抑郁症时,有这样两种回答。
一.群体生活变为个体生活的人类,没办法找到原来在一起抱团取暖的归属感和被关注感,所以重新变回一个个弱小、无助的个体。
二.当今社会中存在着太多垃圾价值观。它们把人类的思想禁锢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从出生那日开始,不再长大,只是清醒着变老。
不可否认,我们都是需要归属感和被关注感的。这也是人类演化至今如此强大的武器。可当今社会,推崇的是“一个人就是一个队伍”的思想,每个个体需要掌握无数种技能并合理转化,才能在当今社会谋得一席之位。当然,有人顺从社会主流价值,什么年纪做什么事,也能活的挺好;也有一些人,在摸爬滚打中提炼出一套属于自己的个人价值,是否正确,只能由个体实际操作才知。抑郁症的出现,正是在主流价值观的指引下,一次次碰壁后的自我否定。在这样的规则下,他们活不下去,活的不快乐,活的无意义。最后幸存下来的那部分人,一定重新构建了自己的价值体系,才能重新燃起生的希望。电影中的作家,正是拥有自己体系的人。
他没有目的地做成功了一件事。初心或许只是为了拯救自己。生活在另一个价值体系中的人,却渴望在他的框架下找到“秘诀”,这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吗?我越来越相信的是作家说的一句话,“你最终只能成为你自己”。
那么,我是谁?我能成为谁?便成为了下一个函待解决的问题。当下的我,是一个普通双非大学的大三学生,坐在电脑面前,记录一些心得。当下的我,不需要考虑温饱和住宿的问题,每天有家人陪伴,可以看到阳光、蓝天,也可以随时放松、享乐;当下的我,经历过一些灰暗挫败的时刻,也经受过社会正统的打磨,幸运地正在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现在的我,拥有长远的和当下的奋斗目标,每天尽量安排充实生活,值得、快乐、不后悔最重要。以前的我对未来的我有很多规划,也有很多期待。我想过成为歌者,成为舞者,成为主持人,成为记者,成为主播,成为配音员,成为演员,成为画家,成为作者。现在我却发现,我好像什么也成为不了。
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21岁姑娘,没有万贯家财,背后也没有参天大树。我有的,只是当下的每一天,每一秒。我不知道未来会成为谁?长成什么样子?面对这些未知,以前或许会十分恐慌。但现在的我开始学着接受。因为不管我变成什么样子,我都记着,我是爱自己的。就像村上春树说的:“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情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怎么也长久不了。”
当我再次抬起头看向窗外,惊喜地发现竟然有一小片阳光投在地面。把那一小块地面照得很亮。然后,阳光越来越多,越来越亮,雪花开始变得零零落落。头顶是一大片白云飘过的蓝天。这个蓝色像是浸了水渍,透彻、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