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我十八岁不到,从家里出发,用了五天时间,跨过东荆河,越过汉水,顺着长江,到了东海之滨。
从乡野到县城,不过七十里,可谓视界的第一次扩张;从县城到上海,相距两千里,则是视域、眼界、境况的二度扩张。
在这个领时尚之风的都会,文学艺术自然也是非同凡响。在艺术方面的熏陶,也渐渐多了起来,除了看电影、看录像、看画展,学校还有相应的学生社团组织,其中就包括音乐、舞蹈、诗歌、话剧等方面的。
记得读书时我们编演法律情景剧,角色有法官、检察官、律师、原告、被告、证人、法警、书记员等,以我的气质最合适的是扮演法官,但因为没有人扮演被告,我就自告奋勇出任此角色,没想到最出彩的居然是被告,当时教授在点评的时候觉得我是演得最好的。有了这次的经历,我的自信心大幅度增强,从此后,在30人面前说话,在300人面前作报告都不存在障碍了。
在音乐方面,由于之前的基础几乎为零,连简谱都不识,所以,仍然只是一个“听歌者”。《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就是在大学校园听得比较多的一首歌。这首歌曲创作于1980年5月,真正开始流行是在我上大学的1982年。全曲节奏明快,活泼欢快,极富活力,表现出改革开放后年轻一代不负韶华,以梦为马,呈现出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以及对国家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与憧憬。正因为寓意深刻,这首歌将“开创未来、拼搏奋斗”的精神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快就流行开来,在群众业余生活中广为传唱,并成为很多专业歌唱演员的保留曲目。
早在1975年的四届人大会议上就提出了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在改革开放后又重提“四个现代化”,我们现在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时间上也是与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就是“第二个百年”征程的目标同步的。歌中由“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的愿景引申开去,唱出了“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汗”的主题思想,展现了“光荣属于八十年代新一辈”的理想和抱负。
1977年恢复高考后,在短短五六年中,一大批从“40后”到“60后”的年轻人进入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深造,这些人在进入学校时,大的约30岁,小的约15、16岁,在80年代正是青春岁月。而且,那时进入普通高等学校(不包括成人教育)就读的寥寥无几,即使读中专,也是人中龙凤,家里人也引以为傲。社会大众普遍把他们称为“天之骄子”,他们自己也是意气风发。《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在80年代流行,正是展现了这些洋溢着青春、热血、豪情的新一代知识青年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选段)
演唱:李谷一
年轻的朋友们
今天来相会
荡起小船儿
暖风轻轻吹
花儿香
鸟儿鸣
春光惹人醉
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
啊
亲爱的朋友们
美妙的春光属于谁
属于我
属于你
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
那时,还有一首歌也是备受关注,尤其是在80年代的年轻人中影响很大,那就是《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也是创作于80年代初,但流行主要在1984、1985年。作词是陈晓光,作曲是大名鼎鼎的施光南,原唱是空政文工团的杨淑清,但使其爆红的则是嗓音清脆、高亢,后来成为我国歌唱家中第一个获得音乐硕士并成为教授的彭教授。
这首歌影响比较大,同时也影响深远:
——作为共青团中央推广的歌曲之一,成为在1984年国庆”建国35周年大庆”活动的集体舞歌曲。
——2007年9月,作为“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搭载歌曲被送上太空予以播放。
——201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专家遴选出100首优秀歌曲,该曲入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描绘的是农家通过“劳动”、“汗水”、“奋斗”,收获的是“稻菽”、“纺花”、“撒网”的大丰收和“举杯”、“弹琴”、“笛声”、“欢笑”的幸福生活,憧憬的是“富裕”、“兴旺”、“幸福”的美好未来。其实,岂止是“田野的希望”,更在于“希望的田野”,揭示了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嬗变中人们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追求,对我们当下乡村振兴也具有现实意义。
《在希望的田野上》(选段)
我们的家乡
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
就本人而言,还特别喜欢哼唱创作于1980年的《军港之夜》。
前面说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在希望的田野上》两首歌,作曲家都是大名鼎鼎,分别是谷建芬、施光南,对该曲走红贡献最大的演唱者分别是“40后”的李谷一老师和“60后”的彭教授,而《军港之夜》这首歌作曲家刘诗召同样名闻遐迩,贡献最大的演唱者则是“50后”的苏小明。
苏小明是女中音,当时唱中音的还有关牧村、德德玛等人,在整个音乐界是不多见的。由苏小明演唱的《军港之夜》是一首歌唱人民海军生活的抒情歌曲,与关牧村演唱的《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和德德玛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各有韵味。
《军港之夜》全曲的速度变化不大,甚至觉得总体偏慢,这对于那些节奏稍微快一点就难以跟上的我而言,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声音力度的强弱变化比较多,使其充满韵律感。也许是因为我比较喜欢一望无垠、宽阔无边的场景,所以历来对大海、草原、戈壁、沙漠、苍穹、大江大河情有独钟,虽然我那时进出上海必经长江与黄浦江交汇的吴淞口,海天一色的场景多次亲历,但《军港之夜》把大海的形象描绘得如诗如画,仿佛让我再次置身于广阔无边的大海。
喜欢这首歌,还因为是出于一点“小迷信”。我从读初中开始,读书特别是历史、地理、政治、语文等科目,喜欢一个人独处阅读、记忆,如果在教室里有同学,就喜欢用即兴编的小调去低声唱读,从而使自己进入一个旁若无人的状态,其效果相当于一个人独处时的静读,总体上事半功倍。上大学后,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刚开始因为环境不同,有顾虑,没有怎么运用这个方法,成绩中不溜秋,后来故技重施,而且低声哼唱的就是《军港之夜》,成绩飙升,以至于产生了要想成绩好就得唱这首歌的没有逻辑性的联想。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
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远航的水兵多么辛劳
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让我们的水兵好好睡觉
......
说起来非常巧!2019年6月,我们前面说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在希望的田野上》《军港之夜》均入选了中宣部组织专家评选出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这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毕竟是跨越了70年历程,而整个歌坛每年创作的歌曲浩如烟海。从另外一个侧面看,我喜欢这些歌曲看来也不是盲目的,至少和大多数人站在了一起,也基本符合专家的审美旨趣。
假如我再说一个我喜欢的歌曲,可能有读者会认为我在吹牛,因为它也入选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可是,这些却是真实发生了,绝无诳语。这首歌的名字是《我爱你,塞北的雪》。
和前面说的三首歌相比,创作于1980年的《我爱你,塞北的雪》这首歌的作词、作曲、原唱知名度都不怎么高,倒是殷秀梅的演唱使其迅速流行起来。
据说,这首歌的创作还有一段小故事:1980年年末,作词人王德拿着歌词请作曲人刘锡津为歌词谱曲。刘欣然答应,在数九寒天的北方如同冰窖的琴房里,仅用一个小时一蹴而就完成了谱曲。在谱曲的过程中,融入了中国北方的音乐素材和南方的音乐元素,比如第二句"飘飘洒洒漫天遍野"就是地处江南的苏州评弹的调子,而结尾部分则把东北秧歌的特点融入其中。
该曲也是抒情歌曲,感情深厚,充满激情,而抒情歌曲则是我比较喜欢的。如吟如诉的旋律,把委婉、细腻的情感倾诉出来,而歌中采用拟人的手法,似乎为我们描绘出千里冰封后的九原上的苍茫大地,又似乎把伟人在《沁园春·雪》中写到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景象复刻了一遍。
《我爱你,塞北的雪》唱的是广袤的塞北,对于我这个长期生活在长江一线的南方人来说,那是另一个世界,是另一种风景,也意味着一片神秘与未知。回望近四十年前的八十年代,那时的我与我们,正是风华正茂的年岁,我们的身在一隅,而心却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乃至全世界,每一个“远方”都是心向往之的地方,不论是在天涯海角,还是塞北,抑或昆仑山脉,都是青春的驿动,是希望的追索。
除了以上这些女歌唱家演唱的几首歌之外,男歌唱家演唱的歌曲里面也有比较喜欢的,比如蒋大为演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李双江演唱的《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吴雁泽演唱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郭颂演唱的《乌苏里船歌》等,还有王洁实与谢莉斯的二重唱《龙船调》。蒋大为1984年带着《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首次登上央视春晚,之后六次带着这首歌登上央视春晚,感动了许多人,我在1986年首次有了收录机后还特地唱了这首歌。这些歌,基本上也是把我带入了一个又一个的“远方”,让我有机会在歌声中将“此地”与“远方”勾连,并激发出通过“现实”的努力达成对“未来”的某种希冀。
上大学的时候,改革开放序幕已经拉开,内地与港台交流开始增多,电视剧、歌曲流入内地或大陆与开始增多。不过,就歌曲而言,几十年过去了,迄今都没有培养起对香港歌曲的兴趣,却对来自海峡那边的歌曲比较有兴趣。我想,其中的缘由主要是一个是粤语,一个是用国语。当然,也不是都喜欢,比如童、齐、潘某等人唱的提不起兴趣,较为欣赏的则是邓、费等人演唱的歌曲。
对于海峡那边的歌曲,在那时比较感兴趣的主要是《外婆的澎湖湾》《绿岛小夜曲》《阿里山的姑娘》等含有地名的歌曲和《橄榄树》《美酒加咖啡》《无言的结局》《酒干倘卖无》等抒情歌曲。读大学那会,那些老兵寄信、汇钱给大陆家人可以,但还没有完全放行他们回来,宝岛自然也成为了我心目中的“远方”。
说到《阿里山的姑娘》,记得读大学时排练集体舞,配曲就是这首歌。至于《酒干倘卖无》,这首发行于1983年的电影《搭错车》主题曲,在海峡那边是苏芮演唱,在咱们这边是由个子小小的程琳演唱,她们二人后来还同台演唱了。电影《搭错车》叙说的是退伍老兵“哑叔”与被遗弃的小女孩阿美之间相依为命的故事:哑叔依靠走街串巷收购破烂也包括用过的酒瓶子养家糊口,既当爹又当妈,抚养没有血缘关系的阿美,后来阿美出息了,一度忘却了养父的恩情,再后来,在一曲如泣如诉的《酒干倘卖无》的感召下,唤醒了阿美。电影感人肺腑,而歌曲《酒干倘卖无》不论苏芮还是程琳演唱的,同样叩击着人们的心灵。
酒干倘卖无(选段)
多么熟悉的声音
陪我多少年风和雨
从来不需要想起
永远也不会忘记
没有天哪有地
没有地哪有家
没有家哪有你
没有你哪有我
假如你不曾养育我
给我温暖的生活
假如你不曾保护我
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是你抚养我长大
陪我说第一句话
是你给我一个家
让我与你共同拥有它
虽然你不能开口说一句话
却更能明白人世间的黑白与真假
虽然你不会表达你的真情
却付出了热忱的生命
远处传来你多么熟悉的声音
让我想起你多么慈祥的心灵
什么时候你再回到我身旁
让我再和你一起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