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阅读,学习之外的又一“十字架”
——2018-2019君子兰班上学期第十一封信
亲爱的大、小君子们:
周末愉快!
此刻,周六的傍晚,室外,“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世界格外寂静。这样的氛围,正适合敲着键盘,与大家开始心灵交流了。
这一周,我们在雨水中迎来了立冬节气,天气真的很应景,气温骤降,好在我们的教室是温暖的!周四期中考试,上午监考的时候感受着光线的由暗转亮,阳光试探着逗留了一会儿,又很快消失,过一会儿又大把大把地慷慨起来。冬天雨后出现阳光,真令人“心旷神怡”“喜洋洋者矣”。
教室后门外的花草还是那么富有生气,那明亮的绿色,那紫红的花瓣,愉悦着我们的眼睛和心灵。下周,我们会增添一束水仙,让漫长的冬季,因有对开花的期待而不那么寒冷吧。
1
周日晚上的自习课,跟大家分享了我以前写的几篇下水作文:《遭遇一个使者》《像狗一样奔跑》和《开在心里的花》。因为经过上周小考发现,经过几次议论文训练,小君子们的记叙文写作水平有待提高。所以期中考试后,我们得认真练几篇记叙文章的写作了,我们共同努力提升写作水平!
刚刚过去的这一周,因为期中考试而格外短暂。不过我们还是忙里偷闲,为几位过生日的同学送上了迟到的生日祝福。(这段时间我太忙了,所以送得不够及时)周三那天下午花了很长时间制作生日诗PPT和文档,那天的晚饭都忘了吃哦。为几个男孩子送上的是一篇生日故事,《十字架》,联系同学们当前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很自然地就读出了“十字架”的象征意义。所以觉得,我们班的男孩子都是这么有责任感有担当精神的人啊,我希望大家对学习对阅读也能有如此的责任感。
给几个女孩送上的是席慕蓉的《山百合》。这几个女孩,我们班的所有女孩啊,都像一棵山百合,安静,纯洁,散发青春芬芳。她们学习踏实认真,这种精神的芳香,也会让我们以后回忆起来,让我们忍不住微笑回忆的。
这一周,我们的周记内容是期中考试后的反思。虽然还没有见到分数,但考场上面对试卷做得如何,每一个同学都是心里有数的。班主任陈老师今天在群里转发了一篇文章,正如文中所说,考试后及时的反思远远比关注考试结果更重要。
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呢?文章告诉我们,可以从6个方面进行自我反思:
反思自己的试卷:分析对错,错题整理,错题分析。
反思自己的考场心态:理解考试的目的在于改进和完善,而不是给自己加压。
反思自己最近的学习状态:最近一个月的状态是否好?上课是否认真听讲?作业是否认真按时完成?是否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是否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
反思考试技巧:在题目难度不大的情况下,决定取胜的因素就是考场操作规范和细节问题,如语文是否时间安排不当而导致作文写得匆忙?英语听力是否因为纠结前面的内容而影响了听后面的内容?
反思自己的成绩、分数:纵向比较,横向比较。这要在下周知道自己的成绩之后进行了。
反思自己的学习计划:之前是否有学习计划?是否按学习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根据考试出现的问题,给自己设定一些可完成的目标,可以是薄弱点的重点突击,可以是方法习惯的养成。
2
考试已经过去,学习和阅读永远是进行时。这封信,我们继续谈阅读的话题。
十一月的前两封信,我们交流了阅读的意义和阅读的原则。你还记得阅读的三大原则吗?高趣味,大容量,结构合理,如此才能构筑合宜的大脑。
这封信,我主要和大君子们聊聊读书的方法,给大家一些指导孩子阅读的建议。
读书方法很多,诸如:摘抄、批注、写读书心得、写内容提要等,我们总要根据不同的书籍种类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也要参考具体的孩子阅读能力和兴趣。
①对经典的、内容深刻的书,可以指导孩子做批注,就像金圣叹评水浒一样。
②孩子没有时间的话,也可以采用一句话书评的形式,寥寥数语,对作品中的人物或故事或主题做一个评价,然后写在纸上夹在书本里,下一次看的时候说不定又会增添新的感悟,父母也可以在孩子的书评后面与孩子书面交流呢。
③作家童喜喜也曾经介绍了一种孩子们都很喜欢的读书法:给作者写信,大家也不妨让孩子试一试。现在信息时代,联系上作者并不是难事。
④孩子读完一本书,如果有很多东西要表达的话,就让他们写读后随笔,不拘形式,有感就发,优秀的读书随笔,我还放进我们班的班刊《君子周刊》里,学年结束的时候,再放进我们的班级文集里。没有强迫,没有硬性规定怎么写读后感,但每学年都有很多孩子在随笔里写了很多的读后感。
⑤对于那些比较经典的但离我们时代较远孩子不感兴趣的名著,可以先借助电影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前君子兰班的孩子在看了电影《骆驼祥子》之后,都纷纷借阅《骆驼祥子》这本书,我们还用一节课的时间对书中的人物和主题进行了讨论。
⑥,填写阅读存折或阅读记录单,让孩子看到自己阅读的痕迹。以前每届君子兰班都用过,现在我们班正准备运用呢,我们学校也正积极响应县教体局的读书倡议,很快就会为学生制作出相关本本。
还要介绍一种方法,就是借助网络平台(比如博客、微博、空间、论坛等),向家长们推荐我正在使用的手机写作平台——简书。让孩子把读书感悟放在网络上,还可以与其他人互动,更能激发孩子的写的兴趣。
小君子们,上面介绍的方法,要多措并举,才能通过阅读,构筑我们合宜的大脑呢。
3
我也是一名家长,在指导孩子阅读上,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可以给家长们一些建议,供您参考:
①给孩子足够的自由阅读时间。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家的孩子七岁多一点的时候,我们大人走亲戚或者逛街的时候也带着他,因为他不敢也不愿意我们也不放心他自己在家,可是走在路上他经常抱怨我们剥夺了他的读书时间,说要是在家就能读完某本书了。我听了之后呢觉得他说的确实有道理。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因为大人要做的事影响了孩子的阅读时间。干国祥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小孩子因为寂寞而读书,当他处理完作业无事可做的时候,你把一本书放在他身边,他自会拿过去读的。我家的孩子有时寂寞了会说我干啥啊,这时候我拿起一本书放在他身边,他就会专心致志地读起来。
有些父母可能热衷于给孩子报几个周末补习班,想想孩子辗转于各个补习班之间,自由阅读的时间就可能没保证了呢。
②布置一个阅读环境。让孩子随手就能拿起书。我们给孩子做了一个开放的书架,就放在孩子的卧室,孩子的书桌上我也会放几本书,也会在他的床头放几本书,这样他写完作业就会随手抽出来看,躺到床上睡觉前也能随手拿到。
③帮助孩子处理好学科学习问题。有些家长担心课外阅读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特别是孩子学习有些吃力的家长。如果孩子成绩不佳,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比较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对知识的巩固,可以让孩子周末用思维导图或知识提纲的方式梳理一遍,梳理的过程,就是巩固记忆的过程。新教育强调预习,因为预习是孩子唯一一个独立面对课程内容的机会,如果孩子建立了预习并及时巩固时常温习的习惯,孩子的学习就不会有问题。学习效率提上去了,就会有充足的时间课外阅读了。
④要重视亲子共读、讨论,与孩子拥有共同语言。有些父母可能有这样的顾虑:我推荐的好书孩子没兴趣去读,或者根本不去读怎么办?我想说的是,我在教室里与孩子们共读书,其中的《威尼斯商人》和《水浒》,孩子们也不见得自己去读的时候感兴趣,特别是女孩子,因为阅读的性别差异,更不愿去读。新教育推崇亲子共读,这不仅适合在幼儿期和小学阶段,同样适合初中阶段甚至高中阶段。好像看过一句话,说有专家认为,孩子的听力比视力要好,所以12岁以前,给孩子读书是可以坚持的方式。当然亲子共读也包括父母和孩子各自读完后在一起讨论,我相信与孩子在一起讨论的次数多了,你会更了解孩子的阅读状态,理解孩子的种种想法,你与孩子的共同语言也会越来越多,从而构建更亲切的亲子关系。
⑤营造阅读氛围,成为孩子读书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爱读书的家长,必然会潜移默化给孩子以熏陶,使孩子也喜欢上读书。
4
关于阅读,这封信就交流到这里,下周的信里,我们继续聊阅读,会谈论什么话题呢?大君子和小君子都可以发表一下你的建议哦。
小君子们可以跟大君子们聊聊“十字架”这个语言密码。就像我在信的开头所说,阅读,也是我们可以背负起来的“十字架”,通过它,小君子们走向更远的远方!
你们的,王老师
201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