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朋友推荐了一篇网文,似乎是谈什么高品质社交、低品质社交的。朋友推荐时说道:评论比正文好玩,于是我就很听话地不看正文看评论了。评论中有这么一段确实很好玩,有个网友认为该文作者所谓的“高品质社交”,不过是为自己“不擅长社交”而制造的借口,作者则回应道:
如果做不了“高品质社交者”,那就做一个“高品质孤单者”。
看完此评,很想问一句:Mr.高品质?您哪位啊?!
何谓“高品质社交”?根据评论中的上下文,我猜测大意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吧?那谁来定义“鸿儒”与“白丁”呢?
从“高品质社交”到“高品质孤单者”,脑补了一下这个演变过程:
- 第一步:宣言:我要做个高品质社交者!
- 第二步:选择:因此,白丁爱我,可是我不爱白丁!(哗啦,拉黑一堆名单。)
- 第三步:被选择:其实,我爱鸿儒,可是鸿儒不爱我!(哗啦,被一堆人拉黑。)
- 第四步:现实:高不成,低不就
- 第五步:再宣言:做不成高品质社交者,那我就做高品质孤单者!
话都让您说完了,社交也好,孤单也好,您都是高品质,您就是个绝对的“Mr.高品质”!
谁给您封的啊?这高品质低品质您说了算啊?
Mr.高品质,您哪位啊?!
近年来,“高品质”,渐成热词,在简书里搜索了一下,有“高品质生活”、“高品质勤奋”、“高品质陪伴”、“高品质阅读”、“高品质学习”等等等等。“高品质”,写在文章里,说在言辞间,透露着俾睨众生的优越,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况味。
慢思量,国人活着真不易:
- 还是个细胞时,就要跑赢千军万马才能生存下来;
- 出生时,要拼床位抢时间;
- 出生后,上幼儿园就要考试面试;
- 上了小学,就开始拼小升初,哪个省会城市没有“四大名校”呢?
- 上了初中,学区房、重点班、补习课,再继续拼“四大名高”;
- 上了高中,更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老师、家长的期望就是“985,211!”
- …………
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四大名校、985 211,一路求学,一路被各种杠杠衡量着,一路攀爬各种“高标准严要求”,好不容易混社会了,又来了个“高品质、低品质”!还有完没完?
凌晨,天还没亮,街上已有环卫工人哗啦哗啦一下一下清扫着地上的落叶,扫出上班时满街的赏心悦目,但他们普遍文化不高,收入不高,很多时情商也不高,请问,他们是高品质还是低品质呢?
骄阳下,暴雨中,上下班的交通高峰期,交警蜀黍站在马路中间指挥交通,杠杠的人体马路吸尘器,他们很多人都带着一身职业病,天天要加班,请问,他们是高品质还是低品质呢?
10年前去一所乡村小学助学,见到该校唯一一名全科教师,个头不高一脸憨厚的中年人,说实话教学水平一般,但他当时在这个学校已经教了10年书,每月仅数百元收入,还拿了相当一部分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请问,他是高品质还是低品质呢?
Mr.高品质,您在哪呢?
有三个写文章的人,一个如屈原,雅歌长曲婉转流觞;一个如司马光,考证严密言之凿凿;一个如李渔,灵动奢靡满纸情趣…… Mr.高品质,您是哪种呢?您所不赞同的,是否就都是“低品质”了呢?
有两个阅读社群,一个讲究读经典,一个讲究读热门,一个讲究读文趣,一个讲究读经济,一个追求纯粹的阅读,一个追求盈利可发展…… Mr.高品质,您是哪个社群的呢?您所不赞同的,是否就是“低品质”了呢?
第四季《奇葩说》两位新晋导师。
一位曾经的《焦点访谈》主持人张泉灵,在收官表演赛谈到她参加《奇葩说》的感受时,说奇葩说改变了她的处世态度。对于异见者,她以前的态度是“我不同意你,但我捍卫你”,现在的态度是“我不同意你,但我欣赏你的价值。”,她说,这是成长;
另一位,当前IP大咖罗振宇,谈到他参加《奇葩说》时,屡屡被其他导师、奇葩们的辩才、幽默、机变所折服所击碎时,他说:“……就是我碎了,我看一眼,那个我不熟悉的东西,我讨厌的东西,让我难受的东西,摊在一地,每一场都不一样。我会临走,音乐结束,站起身形,用一双大家看不见的手,趴在地上,把那些东西摞起来了,装到自己身体里……这就是我们成长的真实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