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帮姐姐家的小朋友补课。中间休息的20分钟,我让他站起来走走,吃点东西,喝点水,谁知道他直接拿起手机开始打《王者荣耀》,边打还边大喊大叫。临近结束的时候,他焦急地说我:“小姨,你快点讲完这道题,一会儿楼下的嘟嘟就该来找我玩了。”我以为他们要出去玩,谁知道那个嘟嘟来了之后也是一部手机,俩人组队打起游戏来。我不禁想:才十岁的孩子暑假不应该在户外跑着跳着玩耍吗?怎么沉迷游戏无法自拔呢?
有不少上了年纪的长辈语重心长地感慨:“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吃得好穿得好,什么东西都应有尽有。”幸福吗?不然也。生在21世纪的孩子们,物质生活确实比以前更容易满足得多,但在精神生活方面,我很不幸他们生在这个时代。
作为一名90后,我倒是很怀念我的暑假时期。小学二年级时,爸爸帮我在家附近的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卡,从那以后,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那个时候暑假也没有什么兴趣班,我每天像上学一样,八点出发到图书馆,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再去。我在一排排书架前流连忘返,到现在依然记得,明亮的落地窗,木色的桌椅,一本本翻开就让人惊喜的书。古今中外的名著、家喻户晓的历史、行万里路的国家地理、丰富精彩的儿童文学……读书的益处是潜移默化的,为我之后的学习和写作都奠定了基础。
12岁的生日礼物是一辆自行车。那时的初中生骑车上学是一种潮流,可我却不会。于是初一的暑假,几个要好的朋友立志要教我学会自行车。胆子小的要命的我,在朋友们日复一日耐心地实践教学中慢慢地可以上路了。后来的暑假,朋友们相约骑车到田间、逛临市,不亦乐乎。车轮转动,微风拂面,与三五好友并肩而行,夏日就是这样令人松快。
我的暑假还与报纸有不解之缘。家里一直有订报纸的习惯,爸爸在一个暑假教会了我剪贴报纸。那时还没有微信,遇到喜欢的文章点“收藏”就好,书上的好句子就摘抄下来,报纸上的呢,就可以剪贴做成剪贴本。我记得每天都要读报纸,剪得最多的应该是《关心下一代青年报》,那上面有非常多的青年文章、时评等。我还会给剪贴本分版面,绘图案,使之更加清晰实用。到现在为止,我依然觉得这是一个好习惯,是一种良好的积累方式。
高中的假期只有十几天,但有一次我还是和闺蜜忙里偷闲了一把。在淘宝上进一些小首饰,耳钉、戒指、发饰之类的,在夏天的晚上拿到人流量大的广场去买。三个人做了十天,虽然盈利不多,但其中的待人接物、做生意、与人打交道的技巧经验等真的是亲身经历才会感受得到的。这也可以作为社会实践活动吧。
暑假的打开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到乡下体验生活,旅行等等,我只选了我印象最深的来说。现在的时代日新月异,各种电子产品、软件应用也是层出不穷,青少年过多过早的接触这些,我认为只是有害无益。像我小外甥这样的年龄,正是出去在草地上嬉闹、在太阳下奔跑的,认识花花草草,懂得基本常识,哪里到了用微信、qq联系同学,还要和qq、微信好友同玩《王者荣耀》的阶段了?
不可否认,是时代的变化带来了这些诸如《王者荣耀》、微信的东西,以后说不定还会有胜者、智者荣耀,但家长的做法也极其重要。
我提议让小外甥和朋友出去玩不闷在屋里,姐姐却说太晒,所以就坐在有冷气的房间打游戏咯;我想给他推荐几本书读,姐姐却说没用,所以就每星期三次地去学所谓的奥数咯。人民日报谈《王者荣耀》时这样说:“游戏是人类的天性,但孩子尚不是成熟的理性人。在判断力这一重要的人生技能习得之前,恰当的干预和引导十分重要。优秀的父母应该是掌灯人。他们的所做作为、所思所想将决定孩子的接触范围。如果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发现更多好玩儿的事情,孩子还会单单迷恋手游的快乐吗?”当然,就算有了判断力的成年人,玩的人也不在少数。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我怀念我的暑假时光,也愿每个孩子的暑假不被纷繁复杂包围,拥有值得回味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