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7 晴星期一
蜗居在家,亲人们把老照片翻出来发到家人群中共享,感慨时光飞逝,唤起了很多美好的回忆。看到姥姥的照片,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泪水模糊了双眼,她老人家的身影一幅幅呈现在眼前。
我人生的第一个记忆是在姥姥家的炕上。有个陌生的客人来访,我有点害怕,大声喊“咬咬”,(口齿不清,管姥姥叫咬咬)。姥姥急忙进屋,边拍打我的后背,边说不怕。后来听姥姥说,我小时候特别听话,一个线头能玩半天,看到陌生人就害羞,脸暄红暄红的。用心理学分析,我天生胆小,而姥姥的慈爱给了我最大的安全感。
从小妈妈家的条件并不好,姥爷一个人上班要养活一家老小。姥姥精打细算,把家里开销用度安排得妥妥的,清贫但不寒酸,孩子出门都体体面面的让人尊重。
姥爷是特别宽厚和蔼的人,姥姥对姥爷极好。姥爷身体不好,只要有好吃的,姥姥不舍得吃,都留给姥爷。他们是旧社会的包办婚姻,结婚前连面都没见过,一辈子恩爱敬让,脸都没红过。
姥姥在那个大院里声望很高,邻居有什么难心的事,都愿意找姥姥商量。经姥姥的宽慰,出门时都快活了许多。我觉得姥姥的为人与见识和她识文断字有很大关系。
姥姥出生在1918年,她有一个哥哥,加她姐妹五个,指着家里的几亩薄地生活。在日本入侵之前,农村也开始陆续兴建新式学堂,学费不高,但很多庄户人不肯供女孩子读书。曾祖父是特别开明的老人,他自己不认字,看到孩子有机会读书,毫不犹豫地把姥姥和五姨姥送进学堂。
姥姥说她们那时候开的课和现在差不多,也有数学课,音乐课,图画课等,老师都是正规师范校毕业的。姥姥喜欢学语文,她记住了很多成语、歌谣和俗语,遇到合适的时机,她就像景德镇瓷器一样一套套说给我们听。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特别管用。当时我们总说要记录下来,可惜手懒,如今姥姥不在了,这些有趣又形象的俏皮嗑失传了,真是可惜。
姥姥愿意写毛笔字,曾祖父每次赶集都买回来笔墨纸砚,姥姥写给他看,老人家乐得合不拢嘴。
那时候小学分初小和高小,初小四年,高小两年。姥姥初小毕业后,因为高小的学堂离家很远,就没继续读。
我觉得姥姥小时候的教育比现在生动有趣,姥姥特别愿意跟我们回忆她上学的时候,有一次她们穿着统一的青布大衫去郊游,把周围群众的眼睛都看直了,说话时姥姥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充满了喜悦和自豪。姥姥虽然只有四年级文化,但她能看书,写信。姥姥每天都看报纸,尤其是保健方面的知识,她记忆力还特别好,总告诉我们怎样做对身体有益。
姥姥一旦认准的事,从来都是坚持到底,特别有恒心。姥姥年轻时跟姥爷去江沿打太极拳,他俩每天天不亮就出发,坚持了几十年,无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
我和姐姐小时候都是在姥姥身边长大的。姥姥说话时总是慢声细语,从来不大声训斥我们,无论我们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也没挨过姥姥的一个手指头。
我家有一个陶瓷罐,家里的零钱都放在里面。小时候最爱吃的零食就是冰棍儿,姥姥疼爱我们,听到冰棍儿的吆喝声,我们就恳求地看着姥姥,她让我们自己拿钱去买。姥姥告诉我们,花钱一定要跟大人说,自己私自去拿是不对的。
那时候流行一种大大卷泡泡糖,我从来没吃过。我和姐姐知道抽屉里放着过年的压岁钱,我俩就偷偷拿出去买了泡泡糖。姥姥知道后,把我们教训了一番,那是记事以来最严厉的一次。她没打我们,只记得我和姐姐都哭了。姥姥看我俩知道错了,又一顿好言安慰。我家的零钱还是放在那个小罐里,姥姥还是让我们自己拿钱花,但是我们再也没私自拿过一分钱。
姐姐从小就特别勤快,她经常趁大人不在家,收拾屋子。姥姥回家后看到焕然一新的屋子,特别激动,说难道是家里来了小仙女不成,否则屋里怎么这么漂亮。看到姐姐被姥姥表扬,我也学着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偷偷把姥姥穿的裤子拿来洗,衣服大,我的手小,虽然很困难,但是能给姥姥做点事心里特别甜。姥姥知道后,逢人就夸我,说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孝敬老人,真是好孩子。正是因为姥姥经常鼓励我们,很小我和姐姐就特别主动帮家里分担家务,干活时我们不觉得累,只觉得特别开心。
后来当老师时总听到赏识教育,教育孩子要少批评少指责,多表扬多鼓励。姥姥是天生的教育家啊!姥姥确实懂得教育学,她用言传身教带动孩子,用欣赏赞美鼓舞孩子,所以在姥姥身边长大的孩子不管才能如何,人品都善良敦厚,都很孝顺。
看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里面提到对孩子有几种场合不批评饭时,眠时,知错时,人前时。。。这几点,我们小时候,姥姥都做到了。尤其是,睡觉前,如果我们正生着闷气,姥姥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我们入睡的,必须把气消掉才行。或者哄,或者打岔,或者聊天,总之,眼角不会含着泪滴。所以,尽管小时候,家境贫寒,但是却少有委屈。多半都是甜甜的梦香相伴。现在想来,自己是多么幸运,能获得大人如此细心的呵护,远比吃的更多的蜜糖更有意义。
姥姥一生虽然没有享大富大贵,也算安稳喜乐,尤其是晚年特别幸福。姥姥七十多岁后被二姨接去养老。姥姥没有退休金,二姨家条件也不富裕,只要有一个水果,有一口好吃的都先给姥姥。
姥姥得了两次脑溢血,都是二姨和妈妈尽心服侍,姥姥得以转危为安。舅舅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没能有很多机会陪伴在姥姥身边,但他经常给姥姥邮钱。好强的姥姥稍有体力,就让别人扶着她下地,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坚持康复锻炼,尽量做到生活自理,她说活着要有生活质量,更要有尊严。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姥姥就像家里的一尊菩萨,看到她,跟她唠唠嗑就觉得开心。姥姥的身体素质并不好,因为家人的照顾和自己懂得养生保健,老人家活了88周岁。
如今她已经走了14年了,每次想起她,都是笑着的样子。她告诉我,人生不是没有困难,而是学会乐观地面对困难,还告诉我人生不易,要懂得珍惜知足。姥姥是我们最爱戴的老人,她一定去了最好的地方,在那里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祝福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