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屋外的风摇曳着老旧的窗户吱吱作响,我依偎在父亲暖和的怀抱里,他拿起来一本我看不太懂的书籍,翻译成家乡话念给我听,书中讲述着一个猴子的故事。后来随着我识字越来越多,加上自己学会了查字典,我终于勉勉强强地看完了《西游记》,这是一本家喻户晓的书籍,也是这个开始,我喜欢上了那些书中的故事,也沉浸其中。每逢过年,我总是特别期待爸妈从南方回来,每次看到他们回家了,不是期待糖果也不是渴望新衣服,而是等待父亲打开他的行里把一本又一本的书放在我的面前,那是我每年最开心的时刻之一。
物质贫乏的年代,读课外书成了温暖、快乐、奇思妙想的源泉。每次和奶奶去赶集,可以不买新衣服,不买零食,但一定会去一趟新华书店挑一两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在一本本经典文学故事书里面浮想联翩,那些书籍,那些故事滋养着小男孩的精神世界。
现如今,各种短视频铺天盖地,在碎片化的时代洪流中,信息触手可及,把世界都推到了每个人的面前,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够有耐心地去读一本书,哪怕是一本电子书;也不知还有多少人会很耐心地给自己的孩子讲一讲书里的故事,哪怕是念一段《小蝌蚪找妈妈》。可现实呢,更多的选择还是会把孩子们交给一部手机或者一个平板。